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剑池石壁》
《留题剑池石壁》全文
宋 / 方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裂破幽篁续古苔,一泓俯瞰石房开。

辘轳竟日知无尽,泉脉元从海上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jiànchíshí
sòng / fāngchēn

lièyōuhuángtáihóngkànshífángkāi

jìngzhījìnquánmàiyuáncónghǎishànglái

翻译
竹林被打破,古老的青苔继续生长,
向下俯瞰,能看到石屋敞开的门扉。
注释
幽篁:深深的竹林。
续:继续。
古苔:古老的青苔。
一泓:一眼泉水。
俯瞰:向下看。
石房:石头建造的房屋。
开:敞开。
辘轳:水井上的摇手工具。
竟日:整天。
无尽:无穷无尽。
泉脉:泉水的源头。
元:本来。
海上来:来自大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艺术造诣。

“裂破幽篁续古苔,一泓俯瞰石房开。”这里,“裂破”二字表现了时间长河中物象变化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幽篁”形容树木茂密,生长于深山之中,而“古苔”则是岁月积累下形成的青苔,这两者结合,构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交织的意象。诗人通过“一泓俯瞰石房开”,展示了自己站在高处眺望下的景致,其中“一泓”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泉水,“俯瞰”则表现了诗人的视角高度,而“石房”则是山中常见的自然洞穴或人造建筑。

“辘轳竟日知无尽,泉脉元从海上来。”这两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景观的奥秘。“辘轳”形容水声连绵不绝,而“竟日”则指整天或长久之意,“知无尽”表明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是无穷无尽的。后半句“泉脉元从海上来”,通过泉水源远流长,强调了大自然中水的循环和生命力,从而引出更为深远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方琛
朝代:宋

方琛,天台(今属浙江)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曾游虎丘(《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二)。
猜你喜欢

送广文萧宾竹归将乐·其一

倡道东来欲订顽,昌黎一脉可跻攀。

青藜光照清华地,玄草声传霄汉间。

凤渚莫缘开虎观,龙池自是接龟山。

归与定作千年计,岂肯浮生半日閒。

(0)

余与畅梧兄友有年最称莫逆己酉兄夫妇同化心甚伤之时余以病弗及临唁间后漫赋挽章二首用致哭私·其一

昔年梅墅锁研旧,羡尔交情久益新。

蚤擅雕虫仍数厄,因贪训鲤更家贫。

那知鸾凤星辰化,顿令龙蛇卜谶真。

即使过君终挂剑,子牙能不转伤神。

(0)

送麻将军南柱之松潘元戎将军在潮曾擒斩倭将濒行又忽闻制台念将军母老为改粤西尚在需命诗中及之

迁客新弹上将冠,鲸波久已缚呼韩。

登坛喜觉长安近,叱驭宁辞蜀道难。

旌旆星悬三峡动,岷峨雪霁万山寒。

多君恋母情无限,铜柱声闻指顾看。

(0)

中秋刘近城携酒湖上

举网澄潭下,凭阑看得鱼。

谁将从事酒,一问子云庐。

水白沙鸥净,天空木叶疏。

中秋今夜月,尔我独踌躇。

(0)

中州第一程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

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0)

偈二首答梅中丞·其二

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

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