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月》
《秋月》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光临江汉九垓宽,百尺峰头万木寒。

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

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

独倚长松发深省,一声横笛五更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月之夜江汉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光临江汉九垓宽”,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展现出江汉流域的辽阔与浩瀚,仿佛月光洒满大地,赋予了空间无限的延展性。接着,“百尺峰头万木寒”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高耸的山峰与周围的寒冷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

“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潭的清澈与大雁在空中形成的白色队形,两者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预知和期待,以及对眼前景象的深刻感受,似乎已经洞悉了秋日的特质,无需等待夜晚再次审视。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独倚长松发深省,一声横笛五更残”则以诗人独自倚靠在古老的松树下,聆听远处传来的横笛声作为结尾,营造了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意境。这一场景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鸣,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于黄山指月庵

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

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

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

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

(0)

峡山晓起

隔林清磬渐无闻,已有睛晖映瀫纹。

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

寒峰独透千层雪,野水双勾一抹云。

手启香函看宿火,碧烟袅袅古花文。

(0)

弃讲归云栖修净业·其二

百城烟水少司南,四十无闻又过三。

却忆莲花池上客,松声月色好同参。

(0)

过耶溪法友新居

径随阡陌转,篱抱小桥湾。

有竹全临水,无氛可类山。

鸟常窥户静,云似学僧闲。

何事探灵秘,区中是大还。

(0)

溪庄即事

寒过西堂布被重,江头枫叶想应红。

天明自起看霜色,不在江头在镜中。

(0)

友桂史隐君挽诗

东林烟月旧松萝,无复君来对酒歌。

千个芭蕉万竿竹,相思一夜雨声多。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