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临江汉九垓宽,百尺峰头万木寒。
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
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
独倚长松发深省,一声横笛五更残。
光临江汉九垓宽,百尺峰头万木寒。
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
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
独倚长松发深省,一声横笛五更残。
这首诗描绘了秋月之夜江汉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光临江汉九垓宽”,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展现出江汉流域的辽阔与浩瀚,仿佛月光洒满大地,赋予了空间无限的延展性。接着,“百尺峰头万木寒”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高耸的山峰与周围的寒冷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
“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潭的清澈与大雁在空中形成的白色队形,两者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预知和期待,以及对眼前景象的深刻感受,似乎已经洞悉了秋日的特质,无需等待夜晚再次审视。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独倚长松发深省,一声横笛五更残”则以诗人独自倚靠在古老的松树下,聆听远处传来的横笛声作为结尾,营造了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意境。这一场景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鸣,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