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四》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四》全文
隋朝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吾哀世愚人,不信冥中神。

生时不恭敬,死便偿罪缘。

典官逐后驱,牵北走东西。

抱沙填江海,负石累高山。

白日不得食,夜分不得眠。

朝与杖一百,暮与鞭一千。

不堪考对苦,卖罪与生人。

两两共相牵,遂至死灭门。

皆由不敬道,神明考㰅人。

何不敬真神,生死得升天。

生荣死者乐,生死得蒙恩。

(0)
鉴赏

这首诗以悲悯的口吻,描绘了对世间无知之人的哀叹,以及对信仰冥界神灵重要性的强调。诗人通过描述死后受罚的场景,如被官吏驱使、在白天忍受饥饿、夜晚无法安眠、遭受严酷的刑罚等,展现了对死后审判的恐惧和对不敬神灵后果的警告。

“吾哀世愚人,不信冥中神。” 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对世人缺乏对冥界神灵的信仰表示哀怜。接着,诗人通过具体的画面描绘了死后受罚的景象,“生时不恭敬,死便偿罪缘”,强调了生前行为对死后命运的影响。

“典官逐后驱,牵北走东西。” 描述了死后灵魂被官吏驱使,四处奔波的痛苦。“抱沙填江海,负石累高山。”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灵魂承受的重罚,不仅要搬运沙石,还要填满江海、堆起高山,体现了惩罚的残酷。

“白日不得食,夜分不得眠。” 描述了灵魂在白天和夜晚都遭受的苦难,没有食物可吃,也无法得到休息。“朝与杖一百,暮与鞭一千。” 进一步强调了惩罚的严苛,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身体折磨。

“不堪考对苦,卖罪与生人。” 表达了灵魂在承受如此痛苦之后,仍要面对审判的恐惧,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罪行换取生者的同情或帮助。“两两共相牵,遂至死灭门。” 描述了灵魂之间的相互牵连,最终导致家族的毁灭。

“皆由不敬道,神明考㰅人。” 强调了不敬神灵是导致这一切痛苦的原因,是对信仰缺失的深刻反思。“何不敬真神,生死得升天。” 提出了对信仰真神的呼吁,认为只有信仰真神,才能在生死之间获得拯救和提升。

“生荣死者乐,生死得蒙恩。”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信仰真神的肯定,认为生前的荣耀和死后的安宁,以及在生死之间得到的恩惠,都是信仰真神所带来的好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对信仰的重视以及不敬神灵所导致的悲惨后果,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西溪山庄有感

阑压垣衣户网尘,嫩寒恻恻那禁春。

一池好染罗裙水,只照梅花不照人。

(0)

次韵堇蒲春日书怀·其一

里社追游每拍肩,投簪又是入新年。

移家幸有琴书共,卜筑欣看树石连。

不守庚申缘道在,偶占甲子得春偏。

始知上界多官府,今向人间见斥仙。

(0)

东园产芝秋暑未能往观先成一律柬二兄

步屟山岩日夕宣,精神相感产神芝。

种分仙圃三枝秀,气合灵机五色奇。

石上盘根云作护,溪边映彩玉为姿。

明朝拟约来相访,可许琼浆啜一匙。

(0)

晓过玉蝀桥·其二

水气空濛曙色开,觚棱金碧望成堆。

仙山楼阁云光里,曾见营丘画本来。

(0)

赠潜山张节孝

骨肉本天属,不以忧患间。

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

守死获父灵,竟以血同溅。

弱孙初髫龄,詈贼气冲汉。

兰玉甘摧折,行路尽悲怨。

有仆枕尸股,泣诉肠欲断。

精诚格豚鱼,渠凶为感叹。

三世归楄柎,匡勷成馈奠。

人生岂无死,天网明如电。

至今潜山族,华簪享余善。

(0)

病起即事

料峭余寒薄晓暾,东风连日未开门。

渐添篆雾芸香细,小沸垆涛药火温。

破梦邻鸡交午唱,絮怀归雁过云喧。

如何二竖浑无赖,顿使休文兴莫论。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