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谁将礼法论,于今偏太识卑尊。
本来一步不曾离,何用山僧远出门。
方外谁将礼法论,于今偏太识卑尊。
本来一步不曾离,何用山僧远出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名为《舟过万寿寺寺僧跽接道左口占戏题》。诗中以舟行过万寿寺为背景,描绘了寺僧恭敬迎接的情景,并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礼法的理解与思考。
首句“方外谁将礼法论”,诗人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礼法在超脱世俗的“方外”世界中的意义和应用。接着,“于今偏太识卑尊”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当下社会中对尊卑等级认识的反思,可能暗含对现代社会礼仪规范的审视。
“本来一步不曾离,何用山僧远出门”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真正的敬意并非依赖于形式上的距离或仪式,而是源自内心的尊重和平等意识。这里“山僧”象征着修行者或道德的引领者,而“远出门”则可能代表了外在的、形式化的礼仪行为。通过这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形式、追求内在精神实质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礼法与现代生活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平等、内省精神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