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三十载,艰难愧深情。
何处埋尔骨,呼号傍孤城。
追随三十载,艰难愧深情。
何处埋尔骨,呼号傍孤城。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反映了他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情感以及个人的悲凉遭遇。诗人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追随皇帝四处征战,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这些岁月的磨难让他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深厚的情感。
"何处埋尔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无奈,他不知道自己将会在哪里安息。"呼号傍孤城"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苍凉的景象,诗人在荒凉的边塞之上,发出哀号,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深沉的悲愤。
整首诗通过简练有力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忠诚不渝、忧国忡民的情怀,以及个人的英雄无用武之感。同时,也映照出了当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
去年隋堤一丈雪,雪路苦寒那可行。
行人畏寒兼畏滑,满蹊坚冰如鉴明。
行装人与马成二,身不自惜旁人惊。
崎岖千里到京阙,痛定回思双泪倾。
伊予少小亲翰墨,应敌岂解前无勍。
今者西来皆计吏,妄与群俊争文鸣。
无田归耕曷为养,得失未易秋毫轻。
作歌聊用写情素,拥鼻微吟同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