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静庵》
《题静庵》全文
明 / 朱升   形式: 古风

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

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

德性敬所尊,放心闲弗骋。

归根乃春茁,用晦岂灰冷。

彼所谓善刀,我所谓尚褧。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

紫阳书满家,鼻端最机警。

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

明当从之游,飞度韩田岭。

(0)
鉴赏

此诗《题静庵》由明代诗人朱升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静庵这一处宁静之所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开篇即点出静庵之静,暗含着道家三圣(老子、庄子、列子)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智慧的源泉。接着“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则进一步阐述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内心保持中正平和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迷惑不解状态的反思。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两句,诗人借以表达对古代经典著作的重视与推崇,以及这些知识在传承中的永恒价值。邹鲁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文化昌盛之地,此处引用邹鲁,意在强调知识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德性敬所尊,放心闲弗骋”则转向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强调,认为应以敬畏之心对待道德规范,避免放纵自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归根乃春茁,用晦岂灰冷”运用自然界的生长现象,比喻人应当回归本真,如同春日新芽般生机勃勃,而不是在黑暗中变得冷漠无情。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富有深意。

“彼所谓善刀,我所谓尚褧”通过对比,指出真正的智慧与修养并非表面的华丽,而是内在的谦逊与节制,如同宝剑藏锋,外显朴素。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但静庵的存在仿佛是对过往智慧的提醒,唤起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紫阳书满家,鼻端最机警”提到宋代大儒朱熹,其家中藏书丰富,对学问充满敏锐的洞察力,以此象征知识的力量与智慧的光芒。

最后,“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明当从之游,飞度韩田岭”展望未来,诗人期待与年轻一代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前往静庵所在的韩田岭,寓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静庵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知识、智慧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朱升
朝代:宋   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景定建康志》卷三二)
猜你喜欢

杂诗四首·其三

皇皇谒荆人,伈伈遵阳虎。

及觉一礼亡,翩然遂违鲁。

全身有逊接,直道无苟处。

故称圣如龙,屈伸兹可睹。

(0)

邵衮臣挽诗二首·其一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

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遣功名取次休。

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

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0)

送王炎弼赴山阳守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为韵十首·其二

别兄今几时,邦人指难弟。

莫诵海沂康,两冯如鲁卫。

(0)

游南山

氤氲犹积气,肤寸忽层阴。

甘雨新来足,青山旧隐深。

随缘酬万物,闻早遂初心。

彭泽曹溪意,亭前无古今。

(0)

寄空同山中道士

昨夜清霜重,念此山中客。

落叶聚堆床,暗虫吟败壁。

泬漻天宇肃,疏林风瑟瑟。

曳杖挂诗瓢,悠然适所适。

息心归冥漠,山深万籁寂。

散发排天闼,叱咤鞭龙脊。

何时共采药,相与对晨夕。

月夜供洪崖,啸吟铿金石。

(0)

送程公辟郎中知洪州二首·其二

君王从此不南忧,善付名郎第一州。

笳鼓出严千骑从,旌麾坐制九诸侯。

城巅观阁屏间见,江底乾坤镜里浮。

门下贤豪常满榻,却应仲举减风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