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十六日》
《十月十六日》全文
宋 / 洪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云气依然合,山蹊旧不通。

齑盐犹可问,牢醴顿成空。

细觅泉声外,疏篱犬吠中。

无人披宿雾,采药过庞公。

(0)
鉴赏

这首宋朝洪炎所作的《十月十六日》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间景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云气依然合”,以云气的聚散变化,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预示着某种不可言说的隐秘。接着,“山蹊旧不通”一句,点明了地点,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探索一条久未有人踏足的小径,或是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

“齑盐犹可问,牢醴顿成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齑盐)与祭祀仪式(牢醴)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传统习俗变迁的感慨。齑盐,指的是粗盐,常用于日常生活;牢醴,则是古代祭祀时供奉的酒食,象征着庄重与神圣。这一对比,既体现了生活的平凡与朴素,也反映了社会风俗的更迭。

“细觅泉声外,疏篱犬吠中。”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泉水潺潺,犬吠声声,虽是细微之物,却能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通过“细觅”二字,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敏感感受。

最后,“无人披宿雾,采药过庞公。”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清晨薄雾中的静谧景象,还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庞公的追忆。庞公,据传是东汉末年的隐士,此句或许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个画面在宁静中蕴含着淡淡的忧思,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山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洪炎
朝代:宋   字:玉甫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生辰:1067~1133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猜你喜欢

踏莎行

钗凤摇金,髻螺分翠。铢衣稳束宫腰细。

绿柔红小不禁风,海棠无力贪春睡。

剪水精神,怯春情意。霓裳一曲当时事。

五陵年少本多情,为何特地添憔悴。

(0)

宋颂九首·其二金陵

帝赫斯怒,王师徐驱。蕞尔蝼蚁,岂胜诛锄。

哀哀穷俘,爰叫以呼。归于京师,燀哉圣谟。

(0)

题松雪临郭河阳溪山渔乐图

远山近山何历历,下有长溪横一碧。

溪中亦有钓鳌手,此手不遮长安目。

野桥烟树接草庐,飞流如练悬空虚。

截山白云凝不去,要人写作岩居图。

(0)

湖居杂兴八首·其八

万树芙蓉两蕊宫,秋风开遍水边丛。

白墙遮尽红墙出,只见红墙一半红。

(0)

积雪峰访梁道士

惊羽穿林看细碎,健舆绕石听攲斜。

道人住近茅峰北,一簇楼台五色霞。

(0)

道中与谢紫壶联句

阴晴荏苒风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黄。

照涧芙蓉何绰约,掠云鸿鹄向微茫。

心同秋水与天远,夜折岩花和月香。

岭海青红俱在目,先随夕照入诗肠。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