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赠友》
《西江月.赠友》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

对坐旗亭说梦。破帽手遮西日,练衣袖卷寒风。

芦花江上两衰翁。消得几番相送。

(0)
注释
忆昔:回忆起。
钱塘:杭州的别称。
社燕:燕子的一种,春季筑巢于人家屋檐下。
秋鸿:秋天的大雁。
今朝:今天。
忽遇:忽然遇到。
暮云:傍晚的云彩。
旗亭:古代酒店或酒馆。
破帽:破旧的帽子。
练衣:白色的衣裳。
寒风:寒冷的风。
两衰翁:两个年老的人。
消得:经得起,能承受。
相送:互相送别。
翻译
回忆起在钱塘湖畔的离别,十年前的社燕和秋雁。今日忽然在傍晚遇见东边的云彩。
我们相对坐在酒馆中谈论梦境。我戴着破旧的帽子遮挡落日,穿着白衣的袖子卷起寒风。
在江面上飘着芦花的时节,两个老者相对。还能经受几次这样的送别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十年重逢的偶然相遇,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今朝情感的交织。开篇即点出了“钱塘话别”,这里的“钱塘”可能指的是杭州一带,而“话别”则是指告别,这里暗示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离别。而“十年社燕秋鸿”则勾勒出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社为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而燕鸿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岁月悠长和友情的深厚。

“今朝忽遇暮云东”表达了诗人在某个傍晚的云间意外重逢旧友,云作为媒介,增添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色彩。紧接着,“对坐旗亭说梦”则描绘出了两人相对而坐,在一座有帅幔的亭子里,诉说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如同是在谈论一个个美丽的梦境。

“破帽手遮西日”,这里的“破帽”可能是形容诗人或其友人的随意装扮,而“手遮西日”则显示了一种对即将逝去之物的留恋之情。接着的“练衣袖卷寒风”,则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诗人或其友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用袖子卷起微冷的风,透露出一种对严寒即将来临的无奈。

“芦花江上两衰翁”中的“衰翁”指的是年老体弱的人,这里可能是自指或指代诗人与其友人的形象。他们在芦花盛开的江边,彼此相望,岁月沧桑,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消得几番相送”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每一次的告别都像是时间的消磨,都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挽留的淡漠。这句话也许是诗人内心真实的情感流露,反映出对友情深刻而复杂的感受。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田园居之右辟小室曰耕雨醉题壁上

南冈北冈鸣鹁鸠,高田低田俱怒流。

一蓑烟雨驾觳觫,老手犹在吾何忧。

灯火半生书作祟,几欲送穷穷不去。

吁嗟先生谁使汝,苦要革革换双屦。

如闻双屦得有辞,向来弃我君何之。

百无一成唯忍饥,胡不烂煮秋崖诗。

岁晚相期亦不恶,莫更将书累牛角。

并烦说似下邳侯,尔辈方当束高阁。

(0)

次韵别元可

帆带春风梦,鸥知远客心。

暮愁随雨做,逸兴与江深。

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绝怜寒食酒,与子不同斟。

(0)

道中连雨·其一

老屋村舂急,归鸦半暝烟。

断厓留宿雨,野水没春田。

昨梦山须记,幽情鸟不传。

也知晴更好,草木已争妍。

(0)

送别赵尉

细草轻烟画出愁,一船明月大刀头。

苔痕欲暗蓝田记,枫叶正寒江渚楼。

无酒可浇鹦鹉赋,有山频典鹔鹴裘。

功名正恐不免耳,拄笏练溪南北秋。

(0)

赵制使宴吴宣参致语口号

二老风襟了不群,笑谈自可却尘氛。

词臣旧奏平淮颂,里老今传谕蜀文。

吴国隐然如一敌,赵边足以张三军。

英辞整顿乾坤酒,捷羽飞来共策勋。

(0)

次韵海棠·其一

暖酣翠袖倚清妍,露洗轻红待举鞭。

娇懒不知春二月,风流堪聘晋诸贤。

天生富贵家何在,花有神仙谱未编。

谁锁二乔深院落,只将愁思过年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