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
对坐旗亭说梦。破帽手遮西日,练衣袖卷寒风。
芦花江上两衰翁。消得几番相送。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
对坐旗亭说梦。破帽手遮西日,练衣袖卷寒风。
芦花江上两衰翁。消得几番相送。
此诗描绘了一场十年重逢的偶然相遇,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今朝情感的交织。开篇即点出了“钱塘话别”,这里的“钱塘”可能指的是杭州一带,而“话别”则是指告别,这里暗示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离别。而“十年社燕秋鸿”则勾勒出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社为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而燕鸿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岁月悠长和友情的深厚。
“今朝忽遇暮云东”表达了诗人在某个傍晚的云间意外重逢旧友,云作为媒介,增添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色彩。紧接着,“对坐旗亭说梦”则描绘出了两人相对而坐,在一座有帅幔的亭子里,诉说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如同是在谈论一个个美丽的梦境。
“破帽手遮西日”,这里的“破帽”可能是形容诗人或其友人的随意装扮,而“手遮西日”则显示了一种对即将逝去之物的留恋之情。接着的“练衣袖卷寒风”,则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诗人或其友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用袖子卷起微冷的风,透露出一种对严寒即将来临的无奈。
“芦花江上两衰翁”中的“衰翁”指的是年老体弱的人,这里可能是自指或指代诗人与其友人的形象。他们在芦花盛开的江边,彼此相望,岁月沧桑,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消得几番相送”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每一次的告别都像是时间的消磨,都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挽留的淡漠。这句话也许是诗人内心真实的情感流露,反映出对友情深刻而复杂的感受。
南冈北冈鸣鹁鸠,高田低田俱怒流。
一蓑烟雨驾觳觫,老手犹在吾何忧。
灯火半生书作祟,几欲送穷穷不去。
吁嗟先生谁使汝,苦要革革换双屦。
如闻双屦得有辞,向来弃我君何之。
百无一成唯忍饥,胡不烂煮秋崖诗。
岁晚相期亦不恶,莫更将书累牛角。
并烦说似下邳侯,尔辈方当束高阁。
细草轻烟画出愁,一船明月大刀头。
苔痕欲暗蓝田记,枫叶正寒江渚楼。
无酒可浇鹦鹉赋,有山频典鹔鹴裘。
功名正恐不免耳,拄笏练溪南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