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青原馆,登堂首重回。
却从章贡水,更上郁孤台。
大小钟相继,前今刘又来。
姚江接濂洛,怀古意悠哉。
几度青原馆,登堂首重回。
却从章贡水,更上郁孤台。
大小钟相继,前今刘又来。
姚江接濂洛,怀古意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绎在阳明书院与钟伯平山长会面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几度青原馆,登堂首重回”表达了诗人多次造访此地,对书院有着深厚的情感。接着“却从章贡水,更上郁孤台”描绘了诗人沿着章贡水流,最终到达郁孤台的情景,展现了其对历史遗迹的追寻和敬仰。
“大小钟相继,前今刘又来”一句,既指出了时间的连续性,也暗示了人事的更迭,诗人自己作为“刘”,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最后,“姚江接濂洛,怀古意悠哉”则将思绪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姚江与濂洛的连接,不仅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也寄托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斜红日,低涵照。
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都错讶,人在水宫游眺。
朱栏閒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
似高髻脩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
看如此溪山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