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崦闻秋籁,行寻窥碧山。
雨过沙岸曲,泉吐石梁间。
云深乍淅沥,风起更潺湲。
缘源欲何极,日夕未能还。
隔崦闻秋籁,行寻窥碧山。
雨过沙岸曲,泉吐石梁间。
云深乍淅沥,风起更潺湲。
缘源欲何极,日夕未能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探访碧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首句“隔崦闻秋籁”,以“秋籁”点明季节与环境,暗示了山间的寂静与秋风的轻拂。接着,“行寻窥碧山”一句,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的行动与对美景的渴望。随后的“雨过沙岸曲,泉吐石梁间”描绘了雨水过后,沙岸弯曲,泉水从石梁间涌出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云深乍淅沥,风起更潺湲”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动态美,云层深处传来淅沥声,风吹起时,水流更加潺潺作响,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最后,“缘源欲何极,日夕未能还”表达了诗人对探寻源头的无限好奇与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