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歌酒留连处,火后来看一惘然。
傍水几家初饮马,入春三月未闻鹃。
炎凉世事残城树,歌哭人声去客船。
不是危肠拚醉得,颠狂无处著诗篇。
当年歌酒留连处,火后来看一惘然。
傍水几家初饮马,入春三月未闻鹃。
炎凉世事残城树,歌哭人声去客船。
不是危肠拚醉得,颠狂无处著诗篇。
这首诗名为《火后》,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火灾后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首句“当年歌酒留连处”回忆起往昔热闹欢聚之地,如今只剩下火灾后的荒凉。“火后来看一惘然”表达了诗人面对废墟的失落与茫然。
接下来的两句“傍水几家初饮马,入春三月未闻鹃”,通过写实的场景——马匹饮水,春天的到来却不见杜鹃啼鸣,进一步渲染了灾后的寂静和凄凉。诗人借景抒情,世事炎凉,人心悲凉。
“炎凉世事残城树,歌哭人声去客船”一句,将世态炎凉与人们的哀歌哭诉交织在一起,暗示着社会动荡和人们流离失所的境况。最后,“不是危肠拚醉得,颠狂无处著诗篇”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他感到无法用酒精麻痹自己,因为心中的悲痛无处寄托,只能在疯狂中找不到创作诗歌的灵感。
整首诗以火灾后的遗迹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压抑与无处宣泄,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
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
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
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
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
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
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
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
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
临难敢横行,遭时取盛名。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专城。
浪逐楼船破,风从虎竹生。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高谈敬风鉴,古貌怯冰棱。
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新破毗昙义,相期卜夜论。
随樵劫猿藏,隈石觑熊缘。
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掷履仙凫起,扯衣蝴蝶飘。
羞中含薄怒,颦里带馀娇。
醒后犹攘臂,归时更折腰。
狂夫自缨绝,眉势倩人描。
不愿石郎戴笠,难甘玉女披衣。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
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
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
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