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孙参戎登阳和城楼》
《秋日同孙参戎登阳和城楼》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秋白日映山川,远景平临古塞前。

自得将军无战斗,不妨客子有诗篇。

霜凝锦绣滩中树,风落琮琤石上泉。

莫向燕南频极目,故园迢递海云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高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哲思。首句“清秋白日映山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朗秋日的画卷,阳光洒在山川之上,赋予大地以明亮与生机。接着,“远景平临古塞前”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古老的边塞在眼前铺展,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

“自得将军无战斗,不妨客子有诗篇”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将军不再战事频繁,客居之人却能吟诗作赋,享受宁静的生活。这种对比,既是对当时社会相对安定局面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自由的珍视。

“霜凝锦绣滩中树,风落琮琤石上泉”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霜凝结在树上,如同锦绣般美丽,风吹过石头,泉水发出琮琤之声,生动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和谐。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最后,“莫向燕南频极目,故园迢递海云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燕南之地虽好,但故乡却遥不可及,只能在心中怀念。这句诗含蓄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自然美景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情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牧牛精舍成同人落之

近期除物役,宁敢背诗书。

吾道无歧路,微生托此庐。

白头消日月,真意会禽鱼。

何似辟支老,初为树下居。

(0)

晚出居庸关

沙碛邻南幕,神京寄北门。

风云护天险,鼓角壮边屯。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

圣朝今尚德,骑马度黄昏。

(0)

阅江楼

高楼控引大江流,狮子山头迹尚留。

天意自分南北堑,偏安时作帝王州。

朱栏凭尽三吴盛,碧水飘来六代愁。

岂为埋金无王气,何缘诚意不如娄。

(0)

觉林八景·其八古涧连枝

依依连理枝,涧底饱霜雪。

不畏岁寒侵,永作同心结。

清阴自足珍,何必花如缀。

(0)

赠济南梁太守十八韵

相国家声旧,孙谋奕叶光。

才华真挺拔,建树岂寻常。

贤以为郎著,名因出守扬。

恩膏被齐鲁,政绩继龚黄。

儒术通敷治,词章允擅场。

披云瞻器宇,伟度识琳琅。

祖武绳经济,嘉谟卜庙堂。

欣叨大厦覆,私觊薄材彰。

腐慢遭时弃,提携愧德凉。

我生同泛梗,天意酷亡羊。

色养哀无禄,亲丧复异乡。

恒饥从妇孺,中夜独徬徨。

泪尽衰麻赤,灵归关塞茫。

麦舟谁解赠,愁病欲成狂。

宁不惜残命,还应乞大方。

深情蒙缱绻,浓荫忆松篁。

斗水枯鱼活,鸿慈再造长。

吹嘘寒谷暖,冥报吁穹苍。

(0)

再游香山

一从游赏后,念此意何殷。

伏枕梦流水,开窗想白云。

林峦经再过,烟月会平分。

几日浓霜下,丹枫落叶纷。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