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岩护川陕,号令贼胆寒。
客有屏山刘,万甲胸中蟠。
石湖牧参井,遨头黄金鞍。
亦有山阴陆,春风迸诗肝。
主翁西清老,羽扇元戎坛。
莫府若而人,眼底缺未完。
顾予书生耳,外强苦中乾。
从军十年事,未有半策干。
征笳芦叶脆,戍角梅花残。
凄凉郾城月,想像李与韩。
独鹤发深省,连鸡激长叹。
中原气犹怆,眉作醉里攒。
君诗远寄似,语出秀可餐。
论事极痛快,得之梦魂安。
御蜀知有法,水曲鸣和鸾。
紫岩护川陕,号令贼胆寒。
客有屏山刘,万甲胸中蟠。
石湖牧参井,遨头黄金鞍。
亦有山阴陆,春风迸诗肝。
主翁西清老,羽扇元戎坛。
莫府若而人,眼底缺未完。
顾予书生耳,外强苦中乾。
从军十年事,未有半策干。
征笳芦叶脆,戍角梅花残。
凄凉郾城月,想像李与韩。
独鹤发深省,连鸡激长叹。
中原气犹怆,眉作醉里攒。
君诗远寄似,语出秀可餐。
论事极痛快,得之梦魂安。
御蜀知有法,水曲鸣和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度剑有日高永康以诗送行次韵》。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边塞景象,紫岩守护着川陕之地,显示出军事威严,令敌胆寒。诗人提及了屏山刘和石湖牧参井的人物,他们身怀壮志,豪情满怀。山阴陆的才华横溢,春风中诗兴勃发。诗人自谦为书生,虽有从军经历却无显著建树,感叹战地的凄凉与历史的沉痛,提及郾城之战和李与韩的典故,表达对中原复兴的深深忧虑。
诗的尾联,诗人称赞友人高永康的诗作清新可口,言辞痛快,令人在梦中也能感到安慰。最后提到御蜀之策,如同水曲中的和鸾之声,和谐而有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豪情,又有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