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兮,蒲柳风姿,憔悴支离。
恨雍容司马,抛残赋草;风流沉约,瘦损腰肢。
扁鹊低头,巫咸束手,丈室维摩亦皱眉。
数其罪,合先诛二竖,后斩三户。飘然与彼长辞。
况苦口良方我有之。倩冀州坐客,挥毫草檄;
少陵野老,信口吟诗。
左援桐君,右携欢伯,楚客高谈七发词。
涣乎一,涊然其汗出,是乃良医。
若有人兮,蒲柳风姿,憔悴支离。
恨雍容司马,抛残赋草;风流沉约,瘦损腰肢。
扁鹊低头,巫咸束手,丈室维摩亦皱眉。
数其罪,合先诛二竖,后斩三户。飘然与彼长辞。
况苦口良方我有之。倩冀州坐客,挥毫草檄;
少陵野老,信口吟诗。
左援桐君,右携欢伯,楚客高谈七发词。
涣乎一,涊然其汗出,是乃良医。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病态的人物,通过与古代名士如司马相如、沈约等人的比较,强调了病者的憔悴和困境。"蒲柳风姿"暗示了病者体弱多病,"憔悴支离"则直接描述其外貌状态。诗人提到扁鹊、巫咸等名医对此也无能为力,甚至维摩诘大师也皱眉表示棘手。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拥有"苦口良方"的决心,要像冀州的宾客那样挥毫疾书,或如杜甫那样即兴吟咏,寻求治疗之道。同时,他借助桐君和欢伯两位传说中的神医,以及引用《七发》这样的经典文献,寻求治愈的智慧。
最后,诗人说自己的病状一旦得到解决,会如同大汗淋漓般舒畅,这表明他对康复充满期待。整首诗以病者的视角,展现了对健康渴望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寓含了对文学艺术力量的寄托。尤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疾病困扰的自我解嘲和对文学疗愈作用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