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正月二十五,云是填仓节传古。
月令无徵谁所续,不妨我亦聊从俗。
田田面饼荷叶铺,戟戟韭芽玉针簇。
已欣嘉节兆丰年,更看韶光入华屋。
千斯万斯予所乐,讵侈玉食媮口腹。
忽忆编芦棚底人,三餐奚得充饘粥。
嗟嗟玉食虽甘忍饱独。
开年正月二十五,云是填仓节传古。
月令无徵谁所续,不妨我亦聊从俗。
田田面饼荷叶铺,戟戟韭芽玉针簇。
已欣嘉节兆丰年,更看韶光入华屋。
千斯万斯予所乐,讵侈玉食媮口腹。
忽忆编芦棚底人,三餐奚得充饘粥。
嗟嗟玉食虽甘忍饱独。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填仓节”的场景与情感。填仓节,又称填谷节,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庆祝春耕开始、祈求丰收的节日。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这一天的活动和心情。
首句“开年正月二十五”点明时间,即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正是填仓节的日子。接着,“云是填仓节传古”表达了对这一传统节日传承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月令无徵谁所续,不妨我亦聊从俗”,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随俗的心态。
诗的主体部分通过“田田面饼荷叶铺,戟戟韭芽玉针簇”描绘了节日当天人们制作面饼和韭菜芽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节日的欢乐氛围。“已欣嘉节兆丰年,更看韶光入华屋”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千斯万斯予所乐,讵侈玉食媮口腹”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食的享受,但并不因此而奢侈浪费,体现了节俭的生活态度。最后,“忽忆编芦棚底人,三餐奚得充饘粥。嗟嗟玉食虽甘忍饱独”则流露出对贫苦人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的感慨。
整首诗以填仓节为背景,融合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贫富差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