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
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
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
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
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
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
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放逐的臣子在岁暮时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与现实困顿的感慨。开篇“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两句,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和环境氛围,展现了诗人被贬官后的孤独凄凉状态,以及对年华易逝、光阴荏苒的感伤。
“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旧日好友及亲人的关系断裂,只剩下兄弟间偶尔通信,但内容也只是互相诉说着彼此的贫穷困境。这不仅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孤立无援,也描绘了一种社会关系的冷漠与隔阂。
“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个人外貌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虽然心向往昔,但现实却无法触及,鬓发斑白,只能空自怅惹。
最后,“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两句,则是对自己过去以文取世、追逐名利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诗人意识到,这种只注重文学才华和个人的声誉,最终却未能带来实质的益处,反而使自己陷入了错误的人生选择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细腻的心理刻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岁暮时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