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散发倍逍遥,岁暮谁言不自聊。
空服九华真饮露,静听万籁似闻韶。
风流祗合专丘壑,名利端须远市朝。
十载已无干禄梦,故人何事苦相招。
清秋散发倍逍遥,岁暮谁言不自聊。
空服九华真饮露,静听万籁似闻韶。
风流祗合专丘壑,名利端须远市朝。
十载已无干禄梦,故人何事苦相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清秋之景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联“清秋散发倍逍遥,岁暮谁言不自聊”中,“清秋”二字点明时节,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散发”则暗示诗人闲适自在的状态,与“逍遥”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然而,“岁暮”一词又带有一丝岁月流逝的感慨,引出下句“谁言不自聊”,表达了诗人虽处清秋,却能自得其乐的心境。
颔联“空服九华真饮露,静听万籁似闻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仿佛置身于九华山的清幽之中,不仅“饮露”,更是在静谧中倾听万物的声音,仿佛在大自然的乐章中找到了共鸣,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妙。
颈联“风流祗合专丘壑,名利端须远市朝”则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反思。诗人认为真正的风雅与自由,应当是远离尘嚣,投身于山水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名利的追逐往往伴随着纷扰与束缚,只有远离市朝,才能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与满足。
尾联“十载已无干禄梦,故人何事苦相招”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友情的珍惜。十年间,他已不再为官场的荣辱所动,但老友的邀请却让他感到一丝意外与不舍。这既是对过往的告别,也是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清秋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
形胜地,古犹今。
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
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
东山高卧,梁甫长吟。
人未老,鬓毛侵。
平生多古意,落日更登临。
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