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年七夕别陈五岳方伯于三山惠诗忽一周矣今七夕羁迹山阴倚其歌而和之》
《去年七夕别陈五岳方伯于三山惠诗忽一周矣今七夕羁迹山阴倚其歌而和之》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去岁三山一棹回,薇垣彩笔落崔嵬。

蛟龙峡里惊涛转,鸟鹊桥边抱石来。

回首又逢牛女候,此身忽在越王台。

如流日月催双鬓,何处幽怀得嗣开。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去年七夕别陈五岳方伯于三山惠诗忽一周矣今七夕羁迹山阴倚其歌而和之》。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联“去岁三山一棹回,薇垣彩笔落崔嵬”,描绘了诗人去年在三山划船归来的情景,薇垣彩笔象征着才华横溢,崔嵬则形容作品的高大不凡。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暗示了他对过去成就的自豪。

颔联“蛟龙峡里惊涛转,鸟鹊桥边抱石来”,通过蛟龙峡谷的壮丽景象和鸟鹊桥边的生动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旅途波折与挑战的思考。

颈联“回首又逢牛女候,此身忽在越王台”,将视线转向七夕节,诗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与友人相聚的日子,但如今却身处他乡,独自一人在越王台上,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尾联“如流日月催双鬓,何处幽怀得嗣开”,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催人老,两鬓已斑白,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思念无处诉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题十样锦草

睢阳坟上雨潇潇,千古徒怜百战劳。

魂魄化为原上草,犹穿十样锦征袍。

(0)

送邢先生代作

野岸平芜接暮烟,离人初上卫河船。

沽来酒薄难成醉,钓得鱼多不用钱。

云破月移沙际树,萍开风动水中天。

吟馀斜日孤帆外,閒听渔歌自在眠。

(0)

次林员外新店驿壁间三首·其二

漫漫南去路,随处纪山川。

齐鲁云连树,秦淮水接天。

乌栖吴苑月,人牧楚陵烟。

莫道交州远,姚安已近边。

(0)

次林员外新店驿壁间三首·其一

谏书佛骨表,滇海即潮州。

正气三千丈,斯文第一流。

故交无客送,公道有人留。

慨想逢迎辈,闻风死亦羞。

(0)

閒行

老去尽将名利遣,原南水北或閒过。

偶经昔日歌钟地,秋草荒凉落叶多。

(0)

送别

东风江上柳丝丝,此际分襟更觉悲。

后夜他乡对明月,相思却念别离时。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