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岁暮渡江用宋荔裳观察曹顾庵太史王西樵考功倡和原韵》
《满江红.岁暮渡江用宋荔裳观察曹顾庵太史王西樵考功倡和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六幅蒲帆,掠江下、玻璃绿涨。

中流处、举杯遥贺,焦先无恙。

一片乡愁残垒下,五更僧语空舲上。

喜网来、白小不论钱,渔蛮饷。看蟹舍,沙头漾。

听铜斗,船头唱。喝岷江有水,速成醇酿。

估客使船都似马,吴儿踏浪何须杖。

剪烛花、醉眼看鱼龙,离奇状。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岁末渡江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与文人雅趣。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壮阔与内心的感慨。

“六幅蒲帆,掠江下、玻璃绿涨。” 开篇即以“六幅蒲帆”起兴,形象地描绘了帆船在江面上快速前行的情景,犹如碧绿的玻璃般清澈的江水泛起层层波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动态的江景图。

“中流处、举杯遥贺,焦先无恙。” 这句写出了行舟者在江心举杯相庆,祝愿焦先(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仙人)健康平安,表达了对长寿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一片乡愁残垒下,五更僧语空舲上。” 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通过“乡愁”与“僧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喜网来、白小不论钱,渔蛮饷。” 这里以渔夫捕鱼为乐,不计金钱,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质朴与满足,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赏。

“看蟹舍,沙头漾。听铜斗,船头唱。” 描绘了江边蟹舍的宁静与远处船头传来的歌声,动静结合,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和谐与生机。

“喝岷江有水,速成醇酿。” 借岷江之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快速酿成醇厚的人生经验或情感,寓意深刻。

“估客使船都似马,吴儿踏浪何须杖。” 通过比较商人驾驭船只如同驾驭骏马,以及吴地少年在波浪中自由自在,表现了对自由与自信的向往。

“剪烛花、醉眼看鱼龙,离奇状。” 结尾以“剪烛花”象征夜晚的温馨与浪漫,诗人醉眼朦胧中观赏鱼龙的奇异形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内心情感的抒发。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渡江时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名碑石琢之已成求章伯益先生篆额

老匠隳山斩苍石,偃然巨璞长于席。

锐凿飞椎日镵击,金錞嘲轰满虚室。

白沙砻就大禹圭,绀滑自同青玉色。

两螭攫拿相斗立,欲求大篆冠其额。

先生绝妙不须言,引墨为我一落笔,蟠屈玉箸入石壁。

吾曹名氏遂辉赫,异物不复容侵蚀。

赤尾鲤鱼问消息,丐我数字得不得。

(0)

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

数日看花生怕迟,杭州更有乱花围。

为贪携酒寻春去,不及修书趁雁归。

且击壮怀期篆鼎,莫缘华发便沾衣。

谁知寂寞寒山外,万里苍鹰正苦饥。

(0)

新春词·其一

春色应随步辇还,珠旒玉几照龙颜。

紫云殿下朝元罢,便领东风到世间。

(0)

寄并州故人·其二

去年寒食柳溪头,著意寻花醉未休。

今日天涯最惆怅,满江烟雨吊春愁。

(0)

离蔡州

风吹醉面出南州,两行红裙立马头。

已过落花时节晚,不须再拜苦相留。

(0)

竹·其一

经时不到紫云溪,新笋斓斑青玉枝。

生怪南山恶风雨,夜来长得碧龙儿。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