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满陌非故村,清禁梦回犹鹿门。
蚤慕名山厌昏嫁,时逢好客命琴尊。
逃名卖药不二价,寄兴含毫多五言。
长此陆沈堪自老,藏身何必于陵园。
红尘满陌非故村,清禁梦回犹鹿门。
蚤慕名山厌昏嫁,时逢好客命琴尊。
逃名卖药不二价,寄兴含毫多五言。
长此陆沈堪自老,藏身何必于陵园。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诗《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红尘满陌非故村”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疏离感,将现实世界比作非故乡,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次句“清禁梦回犹鹿门”借用鹿门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梦中仍置身于清净之地,如同古代隐士的生活。
“蚤慕名山厌昏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早年就对名利有所厌倦,渴望远离世俗婚姻的束缚,转向自然与隐逸。接下来,“时逢好客命琴尊”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品酒弹琴,生活简朴而高雅。
“逃名卖药不二价”暗含诗人选择以卖药为生,逃避尘世的名声,价格公道,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最后一句“长此陆沈堪自老,藏身何必于陵园”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这样的隐居生活中终老,认为即使不刻意追求名利,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不必一定要像古人那样隐居于陵园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红尘世俗的超脱,以及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
种田南山下,土薄良苗稀。
稊稗日以长,荼蓼塞中畦。
路逢荷蓧人,相顾徒嗟咨。
我欲芟其芜,但念筋力微。
终焉鲜嘉谷,何以奉年饥。
谁令恶草根,亦蒙雨露滋。
岂无力耕人,悠悠兴我思。
将军壮年不可羁,走马直上长安西。
腰间白羽净如雪,数肋笑射双狻猊。
省中大舅汾阳子,文采风流重当世。
两家勋业冠麒麟,晚学王郎更相似。
去年引见蓬莱宫,云衣跪捧瞻天容。
归来三军尽呼舞,葛巾羽扇生清风。
将军谈兵用儒术,幕下书生剑三尺。
槐阴满地绿如山,醉抚桓筝看空碧。
君辞蓬莱归几时,我住空山那得知。
城南斗酒醉风雨,春透两颊冰融髭。
长卿凌云我何有,万里功名新入手。
著身天地即英雄,忠孝千年堪不朽。
君方欲识颜平原,我亦想像元次山。
浯溪石刻照肝胆,劲气长在沧浪间。
驿亭梅花蘸溪水,明朝紫薇雨当止。
梅边更说杜陵诗,青眼高歌望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