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到昆崙未得归,阮郎何事教人非。
如今身佩上清箓,莫遣落花沾羽衣。
暂到昆崙未得归,阮郎何事教人非。
如今身佩上清箓,莫遣落花沾羽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仲容的《戏赠》,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道教修炼和仙境向往的情怀。诗中的“昆崙”指的是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视为通天地之所,象征着仙界。诗人自称“暂到昆崙未得归”,表达了他渴望达到仙境却尚未能如愿的状态。
“阮郎何事教人非”一句中的“阮郎”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一位神仙或者修炼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疑问,即为何要教导人们追求虚幻的东西。这里的“非”字暗含了诗人对世俗功利和道教修炼之间关系的一种质疑。
下一句“如今身佩上清箓”,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仙境向往之情。“上清箓”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用于修炼的法宝或符箓,诗人通过这一设定强化了自己追求超脱世俗、达到仙界的愿望。
最后一句“莫遣落花沾羽衣”,则是对自身的一种警示或者期许。这里的“落花”象征着凡尘中的诱惑和污秽,而“羽衣”则代表了飞升成仙的理想。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不愿让自己受到世俗牵绊,渴望保持清净以便能够达到更高的修为境界。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道教修炼和仙境的深切向往,同时也含蓄地透露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