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读汉书,一字不轻过。
诸葛隆中吟,乃独观大略。
处则为名儒,出则为王佐。
殊途而同归,卷舒无不可。
拙哉边孝先,碌碌将何作。
程子读汉书,一字不轻过。
诸葛隆中吟,乃独观大略。
处则为名儒,出则为王佐。
殊途而同归,卷舒无不可。
拙哉边孝先,碌碌将何作。
这首清代诗人傅为霖的《读书》诗,以程子(程颐)和诸葛亮为例,赞扬了他们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读书态度。程子对《汉书》一字不轻忽,体现了他对学问的严谨;诸葛亮在隆中时则能把握大体,看出事物的关键。诗人认为,无论是深研学问如程子,还是洞察全局如诸葛亮,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成为名儒或辅佐王者,尽管途径不同,但最终都能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诗人以边孝先自谦,表达了对边孝先的评价,认为他相比之下显得笨拙,不知如何施展才能,暗示读书的目的不应仅限于表面,而应追求内在的提升和外在的成就。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广博与深思之学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