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微躯一羽轻,去留无定似游僧。
病随春草年年长,愁逐秋潮夜夜增。
定省久违思老母,心胸日塞念良朋。
何时得泛归吴棹,重读父书亲夜灯。
自叹微躯一羽轻,去留无定似游僧。
病随春草年年长,愁逐秋潮夜夜增。
定省久违思老母,心胸日塞念良朋。
何时得泛归吴棹,重读父书亲夜灯。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述怀一首》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慨。首句“自叹微躯一羽轻”,以比喻手法描绘自己生命的轻盈与脆弱,如同羽毛般飘忽不定,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自身的漂泊感。接下来的“去留无定似游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流浪僧侣般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迷茫。
诗中通过“病随春草年年长,愁逐秋潮夜夜增”两句,将个人的疾病和愁绪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春草象征着病痛的绵延不绝,秋潮则寓言了愁苦的加深,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长期的身心困扰。
“定省久违思老母,心胸日塞念良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朋友的牵挂,体现出亲情与友情在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结尾“何时得泛归吴棹,重读父书亲夜灯”寄托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陪伴家人,重温亲情的愿望,以及对知识和文化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青州城里,帝子珠楼,缥缈五云深际。
绕柱鲛绡,穿帘玳瑁,旧是繁华朱邸。谁意同流水。
见移花月槛,落榆铺地。
玉阶外、鸟声咿轧,雨洗遗钿,数点空翠。
何处凤箫声,暗想当年,玉容同倚。楼上望春如醉。
风断窗纱,燕子衔将花蕊。
斗草踏青,昭阳人去,冷落秋千佳会。飞絮连天起。
笙歌杳、不道岐王故第。
只见得、空梁蛛网,粉墙蝶闹,但馀几点看花泪。
不如把凤楼长闭。
残英小苑露春娇。长袖倚衰桃。
三生无分,一盻也难消。
湘裙微展处,芳径滑,颤弓腰。
多应有恨,双蛾频促,怯上兰桡。
不因偶尔传眉语,争无奈、上心苗。
多情见惯,直恁是难抛。
弄珠人远,琼楼何处更吹箫。
东风立尽,梦随伊去,好度今宵。
宝髻盘云,绛绡笼雪,内家妆束风流。
向石边小憩,藏却钿钩。
还有侍儿执扇,苔径里、映带温柔。
伤心也,杏花在手,凝盼枝头。啾啾。
绿衣娘子,爱惜杀春光,芳树能留。
好教将言语,等待宸游。
似欲殷勤重问,长门赋、汝会吟不。
摩挲叹,一方素练,貌尽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