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山》
《韩山》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采秀来韩山,韩山石崔巍。

不见韩众鹿,满山秋云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韩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深沉韵味。首句“采秀来韩山”,以“采秀”二字开篇,既点出了山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暗示了山之灵秀,引人遐想。接着,“韩山石崔嵬”一句,通过“崔嵬”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韩山的雄伟壮观,石头堆积如山,给人一种磅礴大气之感。

“不见韩众鹿,满山秋云飞。”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山中的动物与自然景观。韩众鹿,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鹿,此处用以象征山林的神秘与生机。然而,诗人并未直接描绘鹿群,而是巧妙地通过“不见”二字,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空灵的氛围。同时,秋云满山的景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色,也与前文的“石崔嵬”相呼应,展现了山的立体与多变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韩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既有对山川壮丽的赞美,也有对传说故事的遐想,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南乡子

人面映桃花,麂眼疏篱一桁斜。

借问当炉谁氏女,村娃。松拢双鬟插柳芽。

天气略寒些,六幅单裙未换纱。

笑指杏林红密处,侬家。鞍马重来路莫差。

(0)

齐天乐三首·其一

变宫清角层云际,参差雁行飞处。

舜庙花开,桥山柏老,此韵独无今古。

朝辞南楚,畲流响呼群,冲烟结伍。

暝过燕京,来时重见去时路。秋声如怨如慕。

春声翻别调,玉笙低度。

漠草初青,东风稍暖,商略将雏避暑。翩翩北去。

听欢喜音中,半含凄苦。加意提防,关弓思射汝。

(0)

高山流水二首·其二

山楼四面敞清风。俯深林、户牖玲珑。

雨后一凭栏,直望尽海云东。栏干外、影接垂虹。

夕阴转,满壑松涛浩浩,花露濛濛。

拥邺侯书架,老我此楼中。从容。

启云窗高朗,微凉夜、秋纬横空。

襟袖拂星河,鸡三唱、晓日通红。

同志者、二三良友,侍立青童。

问茫茫宇宙,屈指几豪雄。

(0)

祝英台近二首·其二

雁在天,鱼在水,谁寄近来话。

瘦脸塑眉,憔悴不堪画。

难禁白昼迷离,清宵梦寐,日夜在、心头牵挂。

泪盈把。走到鹦鹉前头,欲说又还怕。

萧飒秋风,肠断桂花下。

可怜一种柔情,百年长恨,问弱体、怎能支架。

(0)

临江仙十四首·其六

蔼蔼萍丝藻影,一池春水如烟。鹭鹜多处浪花圆。

若非明月夜,定是晚霞天。

白雪难同世俗,青鸥大有因缘。高飞群聚没拘牵。

风流桃叶渡,微妙竹林园。

(0)

玉楼春二首·其二

秋来怕看隋堤柳,眉已全低腰欲瘦。

树犹如此我何堪,不觉感怀中岁后。

登临直欲携红袖,山色隔江来坐右。

人生何事滞天涯,零落栖迟一杯酒。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