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智林寺》
《游智林寺》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扁舟来访小丛林,花木通幽院落深。

旋拂胡床成午梦,闲持贝叶动秋吟。

竹声瑟瑟生虚籁,山意峨峨入素琴。

更喜老纲能会事,手携炉铫自相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光在智林寺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禅意。

首联“扁舟来访小丛林,花木通幽院落深”,开篇即以“扁舟”点明诗人乘舟而来,访寻隐秘的丛林,暗示了旅程的悠远与探索的神秘。接着,“花木通幽院落深”则描绘了寺庙内花木繁茂、路径幽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旋拂胡床成午梦,闲持贝叶动秋吟”,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寺庙内的生活状态。他拂去胡床上的尘埃,准备午睡,同时手持贝叶(佛教中用于抄写经文的叶子),在秋日的吟诵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悠闲与淡泊,也暗含了对佛法的崇敬与追求。

颈联“竹声瑟瑟生虚籁,山意峨峨入素琴”,通过竹声与山意的描绘,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心境巧妙融合。竹声仿佛是空灵的音乐,山意则如同深邃的旋律,二者交织在一起,不仅丰富了环境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体验。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尾联“更喜老纲能会事,手携炉铫自相寻”,表达了诗人对智林寺僧侣老纲的赞赏之情。老纲不仅能够理解并实践佛法,还亲自为诗人准备茶饮,体现了僧侣们的生活智慧与待客之道。这一细节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重视和谐共处、相互帮助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智林寺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禅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宴建宁知府赵尚书乐语

本意苕溪老钓蓬,乘轺来访玉仙翁。

并游元自从迂叟,将漕何妨拜潞公。

宿世神交双剑合,平生心事一樽同。

乾坤整顿须公等,夜掣铃绦紫禁风。

(0)

吴中致蟹

天雨洞庭霜,寒驱蟹力忙。

全然空俗味,只是作诗香。

酒已方才熟,橙犹未肯黄。

让渠茶灶火,和月煮沧浪。

(0)

芳所堂赏桂杨顺斋酒边赋

秋风芳所地,把酒又重来。

种有仙凡异,花分早晚开。

满簪乌帽去,如入月宫回。

莫说郤诜事,功名念已灰。

(0)

史紫微徐容斋阎静轩过潘阆巷所居

门外喧车马,欢声震四邻。

争疑来陋巷,不道访诗人。

枉驾屈三老,开樽愧一贫。

逍遥祠宇近,容邈亦精神。

(0)

赠眼科舒医士

此老年来医有灵,病眸才洗便增明。

教侬还尽读书债,头白依然对短檠。

(0)

同子辉月下观梅二首·其一

风声不作寒无力,云翳才收月有华。

清兴牵人眠不得,开门共看古梅花。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