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春台用戴式之韵》
《熙春台用戴式之韵》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城无处著鳌头,与客相携汗漫游。

六月亦寒空翠合,一溪不尽夕阳流。

有蔬笋气诗逾好,无绮罗人山更幽。

白雪翻匙秋已近,洗吾老瓦起相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táiyòngdàishìzhīyùn
sòng / fāngyuè

shānchéngchùzheáotóuxiāngxiéhànmànyóu

liùyuèhánkōngcuìjìnyángliú

yǒushūsǔnshīhǎoluórénshāngèngyōu

báixuěfānchíqiūshìlǎoxiāngchóu

注释
山城:指山上的城市。
鳌头:比喻显赫的地位或顶端。
汗漫游:随意漫游。
空翠: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不尽:不断。
夕阳流:夕阳映照的溪水。
蔬笋气:蔬菜和竹笋的清新气息。
绮罗人:穿着华丽的人。
幽:幽深。
白雪:象征秋天的凉爽。
秋已近:秋天即将来临。
洗吾老瓦:清洗我的旧瓦。
相酬:相互酬答,以诗应景。
翻译
在这座山上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昂首,我与客人随意漫步游荡。
即使在六月,空气也带着寒意,翠绿的山色仿佛合为一体,一条溪水不断流淌着夕阳的余晖。
有蔬菜和竹笋的气息,诗篇更加美好;没有华丽衣裳的人,山中的景色更加幽深。
秋意渐浓,如同翻动的白雪,接近了季节的转换,我洗净老瓦,准备以诗相赠回应这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城夏日的风景图。"山城无处著鳌头",开篇便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座古老山城的轮廓,其中“鳌头”比喻巨石或山峰之巅,不可企及,形象地表达了山城的险峻与高耸。接着,“与客相携汗漫游”,诗人与友人并肩行走在汗水淋漓的夏日中,体现出闲适自得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六月亦寒空翠合,一溪不尽夕阳流"则是对当地气候特点的写照。即使到了六月份,山城之上依旧清凉,天空如同一片浓绿的翠竹密布,而诗中的一条小溪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流淌不息。

"有蔬笋气诗逾好,无绮罗人山更幽"中的“蔬笋”指的是野菜和竹笋,这里用以比喻诗意之美妙,甚至超过了诗人的期待。同时,山中没有华丽的丝绸装饰,但这反而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深远。

最后两句“白雪翻匙秋已近,洗吾老瓦起相酬”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秋季以及个人境遇的一种感怀。诗人以“白雪翻匙”隐喻秋天的凉意已经临近,用洗濯之水涤荡心灵的污秽,表达了对精神清洁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山城夏日的景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命境遇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孤愤吟十三首·其七

无罪无辜窜逐人,几经大霈不沾恩。

更将改正张罗网,结尽千千万万冤。

(0)

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

一棹莫愁烟艇。飞破玉壶清影。水溅粉绡寒。

渺云鬟。不肯凌波微步。却载春愁归去。

风澹楚魂惊。隔瑶京。

(0)

句·其三十九

蟹才逢毕卓,酒不了刘伶。

(0)

句·其五十一

蟳肥和雪鲙,梅早夹春篘。

(0)

句·其二十二

菊报香篘熟,橙催宿蟹肥。

(0)

句·其五

小山花落渠如别,右手螯香我欠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