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秣陵怀古》
《秣陵怀古》全文
清 / 纳兰性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0)
注释
秣(mò)陵:金陵,即南京。
山色:钟山的景色。
江声:长江的水声。
十三陵:明代十三个皇帝(从明成祖至崇祯帝)陵墓的总称。
萧萧:此处状风声。
中原事业:指迁都后的明王朝。
江左:建都南京的几个政权。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翻译
山的景色同江水的声音都已寂寥,十三陵中树木在晚风中萧萧作响。
中原的事业与江左政权一样腐朽,芳草何必为六朝的旧事而感伤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秋日景象。"山色江声共寂寥",通过山色与江水的交融,传达出一种空旷而寂静的氛围。"十三陵树晚萧萧",点明时间是傍晚,陵墓边的树木在秋风中发出瑟瑟声响,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诗人接着以"中原事业如江左",将中原的宏大历史与江南的典故相提并论,暗示了历史的兴衰变迁。"江左"通常指代东晋时期,这里暗指明朝的衰落,与明朝皇陵——十三陵相呼应。最后,"芳草何须怨六朝",借芳草之景表达对历史更迭的感慨,认为即使六朝兴亡,草木依旧,人事已非,无需过多的哀怨。

整体来看,纳兰性德在这首《秣陵怀古》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王朝兴替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淡淡哀愁。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朝代:清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籍贯:满洲   生辰:1655-1685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猜你喜欢

七月念四日舟次东莞喜关彭二年丈过酌舟中

大暑酷方去,清秋气未寒。

天时递迁转,人事爱盘桓。

彩鹢因公急,清尊为客欢。

异乡逢此日,怅望白云端。

(0)

春日同何子观林元美饮谢宗吉崇雅斋共赋隔沼桃花

春到园林媚,芳菲遍草亭。

酒依池畔酌,香入案头馨。

沼隔桃花艳,杯衔竹叶青。

一枝含露折,移插小银瓶。

(0)

泊邑城

独岸沿官驿,他山对浦城。

刺连千树密,花杂一溪明。

野鸟窥人立,渔舟隐浪轻。

淹留已昨日,未敢负生平。

(0)

江上望采石怀李白

挂席扬子津,东望见采石。

千尺金芙蓉,俯瞰蛟龙宅。

落日摇青苍,媚我远行客。

忆昔谪仙人,矶头坐寒碧。

只身傲千古,两眼空八极。

笔夺楚山雄,觞飞吴月白。

霞光堕宫锦,鲸游喷潮汐。

姑水化为醪,三山持作核。

客泪寄西风,洒君祠下柏。

(0)

郊居集句十首·其二

苦厌繁机少适怀,相将游戏绕池台。

溪云杂雨来茅屋,堕蕊飘香入酒杯。

老去诗篇浑漫兴,眼前人事祗堪哀。

全真养素安吾分,海柳江花次第开。

(0)

和咏物诗十首·其二莺簧

胜游丝管日骈罗,更有新声绕绿柯。

羌笛未如出谷响,秦筝难拟傍檐歌。

惊回思梦愁怀晓,鼓吹诗肠乐意多。

断续流音听不尽,似从伊洛导春和。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