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如向碧空行,路转松杉面面声。
遗庙香残人少到,古台仙去草閒生。
都缘世念多时绝,不但尘襟逐境清。
却上小舆归寓舍,晚峰明暗紫烟横。
杖藜如向碧空行,路转松杉面面声。
遗庙香残人少到,古台仙去草閒生。
都缘世念多时绝,不但尘襟逐境清。
却上小舆归寓舍,晚峰明暗紫烟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横山游历后归来的情景和内心感受。首句"杖藜如向碧空行",以"杖藜"(手杖)比喻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碧空"则是自然界的美好背景,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形。紧接着"路转松杉面面声",通过"路转"和"面面声"塑造出曲折山路和枞松交织的声音氛围,营造了一种深入幽静山林的感觉。
第三句"遗庙香残人少到",诗中提到的"遗庙"是指被废弃的寺庙,而"香残"则隐含着往日香火不再的人迹稀少。"古台仙去草閒生"一句,则通过古旧台榭和仙逝草长,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之感。
"都缘世念多时绝,不但尘襟逐境清",诗人反思自己对于世俗纠缠的念头已经断绝,不仅是身处自然景物中尘封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这里"不但"二字表明了转折,强调了心灵超脱的彻底性。
最后两句"却上小舆归寓舍,晚峰明暗紫烟横",诗人乘坐小船返回自己的住所,"晚峰明暗"描绘出山色渐变的宁静景象,而"紫烟横"则是对远处山峰与晚霞交融之美的描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古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俗念的超脱,以及归隐自然、净化心灵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