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绛守王汝绩新学诗以美之》
《绛守王汝绩新学诗以美之》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先生为郡冠诸公,兴学由来有古风。

青史无劳称卫飒,黄堂今复见文翁。

化行古水弦歌内,道在金台俎豆中。

老我河汾遗教远,相思应与此心同。

(0)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绛守王汝绩在任期间大力兴办学校之举,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情怀。诗人薛瑄以“先生为郡冠诸公”开篇,高度赞扬了王汝绩作为地方长官的卓越才能与贡献。接着,“兴学由来有古风”,指出兴办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传统美德。

“青史无劳称卫飒,黄堂今复见文翁。”这里运用典故,将王汝绩与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卫飒、文翁相提并论,强调其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卫飒和文翁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他们通过兴办学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化行古水弦歌内,道在金台俎豆中。”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汝绩在教育上的成就,通过“化行”、“弦歌”、“道在”等词语,展现了他不仅在物质上兴办学校,更在精神层面上传播了知识与道德,使教育成为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最后,“老我河汾遗教远,相思应与此心同。”表达了诗人对王汝绩教育理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感慨。这句话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王汝绩的教育思想仍然能够跨越时空,影响着后来的人们,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汝绩兴学事迹的赞美,不仅颂扬了其个人的杰出贡献,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与期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徐方平字歌

九龄吟诗见徐郎,生时祖翁梦李王。

李王英雄难对值,佩郎愿借神仙字。

君不见汉有张良唐有泌,愿郎努力报明时,麻姑屈指遥相期。

(0)

度岭作二首·其一

山腰如美人,假寐春亭蚤。

长袖拥云鬟,舞带垂芳草。

树雀斜翠钗,溪谷漾锦袄。

画眉侈京兆,复有张郎好。

结束洵多才,可怜金鉴老。

时人尚新妆,落梅风莫扫。

(0)

端州江涨三首·其一

峡束低云黯不开,云中奔浪压山来。

愁心只似江湍长,剧雨尤风日几回。

(0)

宿顶湖山白云寺

洗泉凡几叠,不觉庋云高。

密藓飞炎雪,低松散海涛。

人天多聚锡,星汉想容舠。

宿向定僧夜,莫教尘梦劳。

(0)

入灵羊峡

霜波一叶清,云峭几花明。

苔藓皆秋色,松篁作雨声。

杯倾岩翠下,帆挂海鸥迎。

何事尘途险,虚将湍濑惊。

(0)

人日酌荆门泉亭

柏盏破春浮峭青,云开城角即山亭。

冰心还向坐中见,世法且于泉外听。

幸有骚坛堪命主,但逢胜日莫教醒。

磨厓沉碣千年事,陵谷那支此聚萍。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