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吴与几二首·其二》
《答吴与几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

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

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

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

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

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

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

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

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

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

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享受清贫的生活态度。首句“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通过对旧居和耕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受自然灾害的困扰,也不为日常的饮食操心,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是他内心平和的体现。紧接着,“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则透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感到满足,同时也有一种超然物外、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一句,通过对古迹的怀念和长期居住在简陋环境中的适应,展示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然。相比之下,“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则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乐趣,以及对农事劳作的谦逊态度。

“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抱负的追求,以及在闲暇时刻不忘修身养性。然而,这种追求并不浮夸,而是出于内心的真实需求。

“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一句,则引入了诗人对两位隐者的赞美,他们各自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紧接着,“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态度,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和对外物欲望的淡薄。

“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自信,以及这种清贫的生活将会被后世所称道。最后,“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则是在表达对贫穷不以为苦的态度,同时也在反问自己,对于富贵与清贫之间的选择,更倾向于哪一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一个超脱物欲、享受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风入松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

携壶莫道登临晚,双双燕、为我留连。

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

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当年。

(0)

立秋夕作

但觉焦原苦,何当沛泽流。

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

未事冥难测,閒心远作愁。

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

(0)

渔家傲

众绿如生如羽葆。池光摇漾连汀草。

红杏已无春意闹。风致好。水中三屿如三岛。

荷叶如钱蒲袅袅。石渠静听泉声小。

从此圭塘时检校。停短棹。柳阴高唱渔家傲。

(0)

临江仙

十日恶风三尺雪,繁霜又满人间。

梅花谁与问平安。玉肌清似削,争柰许多寒。

梦绕琅璃江上路,竹篱茅舍青山。

莫教芳酒滞归鞍。黄昏无限月,待我倚阑干。

(0)

水龙吟.游三台

半生人海风波,谤书盈箧从文致。

归来结构,且图跧伏,敢求华丽。

朝暮娱人,水声山色,柳阴花气。

笑彤闱紫闼,浮沉十载,更几载、成何事。

好是西成咫尺,秫田风、已飘香味。

安排小瓮,从今不怕,邻翁酒贵。

更筑诗坛,陪君游刃,周旋余地。

但有人来问,金銮旧话,便昏昏醉。

(0)

江南曲

吴姬当垆新酒香,翠绡短袂红罗裳。

二盆十千买一斗,三杯五杯来劝郎。

落花不解留春住,似欲随郎渡江去。

酒醒一夜怨鹃啼,明日兰舟泊何处。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