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社分赋得千佛塔限三肴》
《净社分赋得千佛塔限三肴》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四天扶愿力,百鬼役芳郊。

宝剑遥相倚,风铃夜自敲。

霞端千佛现,冢畔一僧巢。

舒指从西竺,藏锋似大茅。

石棱栖布谷,幡影舞潜蛟。

碑阴欲有纪,才尽为三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千佛塔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塔身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画面。

首联“四天扶愿力,百鬼役芳郊”,开篇即以宏大的气势,描述了千佛塔在四面八方力量的支持下,百鬼为之服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氛围。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千佛塔置于一个超自然的背景之下,赋予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

颔联“宝剑遥相倚,风铃夜自敲”,进一步描绘了千佛塔的静谧与庄严。宝剑的“遥相倚”暗示着守护与忠诚,而风铃的“夜自敲”则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霞端千佛现,冢畔一僧巢”,将视线从塔身转向天空与地平线,千佛在霞光中显现,一僧在墓旁栖息,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生死轮回的理解。

尾联“舒指从西竺,藏锋似大茅”,通过“舒指”和“藏锋”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追求与内心的平静。同时,“西竺”作为佛教发源地的象征,强化了诗作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石棱栖布谷,幡影舞潜蛟”,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物与千佛塔的和谐共存,布谷鸟栖息于石棱之上,幡影随风起舞,仿佛与水中的蛟龙共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碑阴欲有纪,才尽为三肴”,点出了千佛塔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碑文虽未完全记载,但仅凭“三肴”这一细节,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千佛塔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庄严,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神秘与和谐的世界之中。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问讯耕堂

五更三尺雪,应是没耕庐。

洞彻八窗景,泓澄一腹书。

卧看龙夭矫,閒玩玉模糊。

差胜陈家否,妻儿共拥炉。

(0)

代书寄赵处州公甫

苕霅无来使,如今又几时。

案馀分惠笔,室有寄来诗。

豁达偏怜我,风流更许谁。

怀哉括苍小,安用借留为。

(0)

桂花下

羽服悬知澹不妍,五更清吹月明前。

明朝多少尘劳事,自倚虚檐一怅然。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四

扬州风物转头非,又是葵榴得意时。

班扇入怀君莫恃,秋来那免弃捐悲。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五五

纸钱吹挂树枝风,积李崇桃白间红。

但见牛羊上丘垄,忽看禾黍出蒿蓬。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一八

车声辘辘马萧萧,山色何如换六朝。

要识相传风俗在,居人道得语音娇。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