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焚裘》
《焚裘》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今主临前殿,惩奢爇异裘。

忽看阳焰发,如睹吉光流。

丽彩辞宸扆,馀香在御楼。

火随馀烬灭,气逐远烟浮。

素朴回风变,凋华逐志休。

永垂恭俭德,千古揖皇猷。

(0)
注释
今主:当前的君主。
临:来到,莅临。
前殿:宫殿的正厅,指君王处理政务的地方。
惩奢:惩罚、警戒奢侈行为。
爇:焚烧。
异裘:不同寻常的皮衣,这里指奢侈的衣物。
阳焰:明亮的火焰。
发:升起,腾起。
如睹:好像看到。
吉光流:比喻珍贵而短暂的现象,吉光是指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其毛皮极为珍贵。
丽彩:绚丽的色彩,这里指衣物的华丽。
宸扆:帝王所居之处,特指宫殿的屏风或门帘。
馀香:残留的香气。
火:火焰。
气:烟气。
远烟:远处飘散的烟。
素朴:朴素,不加装饰的。
回风变:风气因此而转变。
凋华:凋零的华丽,指奢侈之风的消退。
逐志休:随着意志的决定而停止。
永垂:永远流传。
恭俭德:恭敬节俭的品德。
千古:千秋万代,时间久远。
揖:致敬,表示敬意。
皇猷:皇帝的治国之道,宏图大略。
翻译
当前君王莅临正殿,为警戒奢侈焚烧了非同寻常的皮衣。
猛然间看见火焰腾起,如同目睹了吉光片羽般珍贵之物的流逝。
绚烂的色彩离开了宫廷的屏风,残留的香气依然萦绕在皇城楼上。
火焰随着灰烬的熄灭而消失,烟气则随着远方的风飘散。
朴素之风因这一举动而回归,衰败的奢华随之停止。
永远传扬着节俭谦恭的美德,千秋万代都向这皇朝的治国之道致敬。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焚烧奢侈之物的场景,表达了对皇帝节俭德行的赞美。开篇“今主临前殿,惩奢爇异裘”直接点明了主题:在朝堂上,君王正在进行一种惩罚,即焚毁那些过于豪华的异国奇珍裘服。这一行为寓意着对奢侈生活的清算与自我革新。

接着“忽看阳焰发,如睹吉光流”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火焰冲天,仿佛看到了一种吉祥之光在流动。这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壮观,也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光明磊落的氛围。

“丽彩辞宸扆,馀香在御楼”则是对焚烧后余下的美好景象的描写。尽管奢侈之物已被焚毁,但仍旧留有馀香,这种转变表明了即便是节俭,也不失为一种高雅。

“火随馀烬灭,气逐远烟浮”描绘了火焰与烟雾渐行渐远的景象,隐含着对过去过度奢侈生活方式的彻底告别。

“素朴回风变,凋华逐志休”则表达了一种归于本真、简约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这几句表明了一个观点:在物质文明面前,人们应当返回到一种更加纯净和简单的生活状态。

最后,“永垂恭俭德,千古揖皇猷”是对君王节俭之德的永久赞颂。诗人希望这种美德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君主的典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焚烧奢侈物品这一仪式,表达了对简约生活、清廉政治的追求,以及对皇帝节俭美德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