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微凉到,偏宜伏晷延。
红垂一树枣,白挺几枝莲。
花色骄罗绮,蝉鸣藐管弦。
楚骚多妙意,独爱远游篇。
但有微凉到,偏宜伏晷延。
红垂一树枣,白挺几枝莲。
花色骄罗绮,蝉鸣藐管弦。
楚骚多妙意,独爱远游篇。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之美。诗人选取了夏日里常见的几种元素——微凉的气候、延长的日影、成熟的红枣、盛开的莲花、鲜艳的花朵和鸣叫的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
“但有微凉到,偏宜伏晷延”,开篇即点出夏日傍晚时分特有的凉爽感,与日影逐渐拉长的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接着,“红垂一树枣,白挺几枝莲”两句,分别描绘了红枣成熟时的诱人色泽和莲花挺立的姿态,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夏日果实与花卉的生机勃勃。
“花色骄罗绮,蝉鸣藐管弦”进一步将自然界的色彩与音乐相联系,以“骄”字形容花朵的鲜艳,以“藐”字形容蝉鸣的悠扬,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楚骚多妙意,独爱远游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喜爱,特别是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情感和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文化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余年四十九,滥分盆城竹。
悠然望匡庐,秀色良可掬。
缅思二先生,风流昔所独。
紫极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兹余还一来,契合若龟卜。
行年适相同,妙语难再复。
杖屦兼经从,陈迹犹可覆。
怀人夜永叹,归欤清睡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