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童寺》
《天童寺》全文
宋 / 王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宫殿白云飞。

钟声出岫客初到,月色满庭僧未归。

偶有閒情依净土,竟无尘虑渎天机。

明朝尚有登高兴,千仞冈头一振衣。

(0)
注释
十里:形容距离很长。
翠微:青翠的山色。
梵王宫殿:佛教中的神圣宫殿。
岫:山峰。
偶有:偶尔有。
净土:指修行或清净的地方。
渎:亵渎,冒犯。
明朝:明天。
振衣:抖落衣服,象征摆脱尘世。
翻译
十里长的青松连接着青山,梵王宫殿仿佛在白云间飘浮。
钟声从山峰传来,游客刚到达,月光洒满庭院,僧人们还未归去。
偶尔有闲暇心情,我依恋这片清净之地,心中没有世俗杂念打扰天机。
明天还有登山的兴致,我将在千仞高冈上抖落衣上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僧侣生活的幽静境地,充满了超凡脱俗之美。开篇“十里青松接翠微”,即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连着碧空的仙境图景。紧接着,“梵王宫殿白云飞”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圣地的神秘与庄严。

诗人随后转向个人感受,通过“钟声出岫客初到,月色满庭僧未归”表达了一种独自到访、沉浸于夜静之中的心境。这里,“钟声”和“月色”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接下来的“偶有閒情依净土,竟无尘虑渎天机”则显露出诗人对于清净佛土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纷争的超脱。诗人通过“閒情”与“净土”的对比,表达了对精神寄托之所的追求。

最后,“明朝尚有登高兴,千仞冈头一振衣”则预示着诗人对于明日再次攀登高峰、领略更广视野的期待与喜悦。这里,“一振衣”不仅是对身体行动的描写,也象征了精神上的解放和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土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应麟

王应麟
朝代:宋   字:伯厚   号:深宁居士   籍贯: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生辰:1223—1296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猜你喜欢

青玉案.美人手

柔荑腻滑明如雪。曾得见、湘帘揭。

巧弄机关春意泄。

轻翻小镜,暗题密字,蓦把魂灵捏。

泪珠弹尽相思血。倦抵牙龈自微齧。

绣带慵拈人代结。

玉筝弦断,翠奁脂冷,重杀针儿铁。

(0)

鹊桥仙.歌妓

朱唇欲启,翠眉先蹙,掩袖俄延半歇。

玉箫低度趁香喉,我倒喜、宫商不协。

逞娇似媚,言愁如诉,裙底红鸳暗跌。

误多频顾耐端相,方便杀、灯前皓月。

(0)

盐亭

落日盐亭县,人烟不满城。

短林分野色,乱石漱江声。

天碧红云秀,山苍白鸟明。

杜陵诗境在,寂寞古今情。

(0)

十骥咏·其二五明骥

历尽关山几万重,渥洼神骏喜相从。

五明共道非凡品,百战先登果异踪。

(0)

十骥咏·其一御赐千里雪

疋练飞腾眼界空,白云为窟矫如鸿。

轻麾羽骑狼烟靖,长驾应推第一功。

(0)

易太守席约登东山

君自古良牧,我亦葛天民。

羡君声藉藉,愧我车辚辚。

山花逐客笑,野鸟傍人驯。

一谷呈天异,万籁发吾真。

行李依东道,酣歌偿丽晨。

执御吾何事,朱幡漫尔屯。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