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漏迟.福莲室女史嘱题秦淮校书斜倚薰笼图》
《玉漏迟.福莲室女史嘱题秦淮校书斜倚薰笼图》全文
清 / 黄燮清   形式: 词  词牌: 玉漏迟

鬓鬟云半堕,雀沉钿翠,凤横钗朵。

怯不胜寒,又听雁声飞过。

冷暖无人熨贴,但倦倚、纱笼残火。眠未可。

愁帘病阁,断肠功课。

扫眉才子多情,也宛转怜香,自题珠唾。

若作书生,还恐更痴于我。

欲访桃根艳迹,奈梦里、秦淮烟锁。深夜坐。

思量问伊知么。

(0)
鉴赏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玉漏迟·福莲室女史嘱题秦淮校书斜倚薰笼图》描绘了一幅女子在秋夜独处的画面。首句“鬓鬟云半堕”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秀发披散,如云半垂的娇态。接下来,“雀沉钿翠,凤横钗朵”通过比喻,暗示了女子头饰的精致华美,以及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怯不胜寒,又听雁声飞过”表达了女子对寒冷的敏感和对远方雁鸣的触动,寓言着她对离人的思念。接着,“冷暖无人熨贴”揭示了她的孤单无依,只能依靠微弱的纱笼残火取暖。“眠未可。愁帘病阁,断肠功课”进一步渲染了她的愁苦情绪,仿佛每一声叹息都在加重她的哀伤。

下片转向女子的内心世界,“扫眉才子多情,也宛转怜香”赞美了她的才情与美貌,然而即使如此,她仍感到无人理解。“若作书生,还恐更痴于我”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甚至认为自己可能比书生还要痴情。最后,“欲访桃根艳迹,奈梦里、秦淮烟锁”借秦淮河的烟雾隐喻现实与梦境间的阻隔,她无法追寻心中的美好。

结尾“深夜坐。思量问伊知么”以深夜独坐的场景收束,女子在深思中发出疑问,流露出对未知答案的期待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细腻,画面生动,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

作者介绍

黄燮清
朝代:清   字:韵甫   号:韵珊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生辰:1805~1864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
猜你喜欢

经纶堂

我公大志在经纶,初向山房寄此身。

到老自全千丈节,调元曾转万家春。

青编勋业光终烂,翠琰文章久更新。

今古斯人常想慕,不应上垫雨中巾。

(0)

绣观音赞

观音妙智力,无刹不现身。

出自针缕间,神通亦如是。

光华五采备,成此六铢衣。

云髻冰雪衣,宝冠璎珞饰。

庄严行道相,步步妙莲花。

慈眼视众生,睟然见于色。

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

系缚本来无,何往非自在。

(0)

再赋孔雀鹦鹉二首·其一

孔雀来从海上村,参差脩尾灿金文。

素知肃穆鸾凰侣,不是喧卑鸡鹜群。

玄圃赤霄虽有志,碧梧翠竹正须君。

携持万里归吴越,怅望海山深处云。

(0)

所寓天宁方丈后有阇提花数株连月盛开玉雪可爱怅然有怀成三绝句寄吴元中·其一

未渡鲸波寇盗深,中原回首涕成霖。

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0)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六代兵戈王气销,山围故国自周遭。

豪华散灭城池古,人物摧残丘冢高。

阜转蟠龙翔宝塔,洲分白鹭涌云涛。

悠悠世事都如梦,且对金樽把蟹螯。

(0)

学草书

平生行事见真书,草圣空惭点画疏。

今日试临寒食帖,却疑羲献不难如。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