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邀看九龙秋,历级穿云最上头。
但有长天随海尽,不知大地与波浮。
半岩啸落惊山鬼,万壑风生撼佛楼。
我本山中老猿鹤,愿携藤竹日相求。
故人邀看九龙秋,历级穿云最上头。
但有长天随海尽,不知大地与波浮。
半岩啸落惊山鬼,万壑风生撼佛楼。
我本山中老猿鹤,愿携藤竹日相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一同攀登九龙山的壮丽景象。首句“故人邀看九龙秋”点明了活动的季节和地点,同时流露出与老友共赏美景的愉悦之情。接着,“历级穿云最上头”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即将达到的高处美景。
“但有长天随海尽,不知大地与波浮”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广阔无垠的景象,长天与大海相连,大地仿佛漂浮在波涛之上,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也反映了他对自由与广阔的向往。
“半岩啸落惊山鬼,万壑风生撼佛楼”则进一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自然奇观。山间岩石上的野兽因人的声音而惊动,山谷间的风吹拂着寺庙的楼宇,既增添了登山的神秘感,也表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勃勃生机。
最后,“我本山中老猿鹤,愿携藤竹日相求”表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他自比为山中的猿鹤,希望每日都能与自然相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壮美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岁月骎骎,笑三十、男儿如此。
也只羡、天边黄鹄,人中青兕。
万里游踪今似昨,千秋公议非耶是。
叹读书、学剑两无成,真堪耻。行不得,胸怀事。
寿百岁,徒然耳。剩几杯美酒,数行清泪。
莽莽乾坤真浩荡,纷纷儿子论生死。
猛思量、佳处是谁知,沈沈睡。
灼灼如花,明明如月,看来是艳还清。
碧桃花下绿苔生。
初邂逅、横波侧注,惊蓦去、纤步微听。
经过处、不分兰麝,庭院闻馨。
汉皇金屋,求仙采药,都为倾城。
非蓉城绮丽,那著飞琼。
看不足、眉山远黛,偏无奈、霜鬓飘零。
长昂首、騃牛痴女,河汉会双星。
餐风饮露,不为谋生计。知道皮囊本来赘。
问如何、一片悽婉声情,浑不似、春鸟歌喉流丽。
几年孤愤在,沈蛰空山,惟爱绿阴覆檐际。
已万事会心,科睡方酣,竹床清、柴扉教闭。
但博得、一时懒虫名,又不合、人閒尚留残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