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有感用东坡定惠院海棠韵》
《即事有感用东坡定惠院海棠韵》全文
清 / 陶梁   形式: 古风

樗散真同不材木,偃蹇名场容我独。

早看同辈上青霄,转悔当年堕尘俗。

譬如周道压平坦,偏向崎岖历崖谷。

宦游倏逾三十载,归去都无数椽屋。

书帖有时临《乞米》,骨相本来非食肉。

侧闻东南夷患剧,国家兵力苦不足。

老弱充数应徵调,载胥及溺何能淑。

市井恶少备宿卫,江湖游士任心腹。

解散纷纷竞弃甲,摧陷往往成破竹。

可怜濒海十万户,奔窜呼号惨满目。

楼船连岁扰闽广,羽檄至今疲楚蜀。

一官未补命磨蝎,四海安归身立鹄。

贾谊土书忧汉室,杜甫吞声哭江曲。

几时藉手报升平,尽扫欃枪息蛮触。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陶梁的《即事有感用东坡定惠院海棠韵》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樗散真同不材木”自比为无用之材,暗示了作者在仕途中的落寞与无奈。接下来,“偃蹇名场容我独”描绘了他在名利场上孤傲不群的形象。

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周道上的崎岖之路,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宦游倏逾三十载”表达出长期在外做官的辛劳,而“归去都无数椽屋”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淡泊。他以“书帖有时临《乞米》”自嘲,表明生活清贫,非食肉者。

诗中还反映了当时东南沿海的社会动荡,“东南夷患剧”揭示了边疆危机,“国家兵力苦不足”表达了对军事力量的担忧。诗人对于征调老弱入伍深感悲愤,认为这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百姓的苦难。

“市井恶少备宿卫,江湖游士任心腹”揭露了权贵阶层的用人不当,而“解散纷纷竞弃甲,摧陷往往成破竹”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局的混乱。诗人同情无辜百姓的流离失所,“楼船连岁扰闽广,羽檄至今疲楚蜀”描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最后,诗人以贾谊和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个人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一官未补命磨蝎,四海安归身立鹄”。他渴望有朝一日能结束战乱,实现天下太平,用“几时藉手报升平,尽扫欃枪息蛮触”寄托了深深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者介绍

陶梁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南剑溪上

长舟不用柂,沙上木为篙。

溪路湾环转,滩声日夜号。

居人不觉险,行客始知劳。

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

(0)

所闻二首·其二

右席须贤久,丹书几度催。

贼惊中使转,人望相公来。

问政曲江宅,调羹庾岭梅。

莫因多病后,虚出应三台。

(0)

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

诗瘦吾非沈隐侯,五穷相值结为雠。

方愁度岭无相识,却喜闻韶到此州。

世道从来三不合,客行何止七宜休。

故人知我平生事,肯笑苏秦著弊裘。

(0)

侄孙子渊新居落成二首·其二

一区扬子宅,中有读书堂。

早觉儒风好,兼看野趣长。

籓篱带花竹,里巷接农桑。

安得茅三架,为邻住汝傍。

(0)

扬州道宫安下制干朱行甫抚干方巨山连骑相访

道院群仙集,高轩二妙来。

文章清气足,谈笑老怀开。

落木三秋晚,黄花九日催。

何当陪胜践,共把蟹螯杯。

(0)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中语作五诗致谢·其五

细读石屏记,多君才思清。

南山数峰碧,北斗七星明。

风土钟奇秀,文章到老成。

待看黄鹄举,唾手取功名。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