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图云倚翠微,苔封芝径接岩扉。
入帘水态漾珠网,映座山容罨锁闱。
天上仙鸾真可驾,人间别苑那堪妃。
伯驹画里忆曾见,圆峤方壶是也非。
楼观图云倚翠微,苔封芝径接岩扉。
入帘水态漾珠网,映座山容罨锁闱。
天上仙鸾真可驾,人间别苑那堪妃。
伯驹画里忆曾见,圆峤方壶是也非。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皇家行宫景象。首句“楼观图云倚翠微”,以“楼观”起笔,形象地勾勒出行宫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仿佛与天上的云彩相接,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接着,“苔封芝径接岩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通往行宫的道路被青苔覆盖,与岩石相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朴的氛围。
“入帘水态漾珠网,映座山容罨锁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宫内的景致。水波轻漾,如同珍珠编织成的网,映照着四周山峦的倒影,仿佛整个空间都被一层神秘的纱幔所笼罩,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天上仙鸾真可驾,人间别苑那堪妃”,这两句将行宫与仙境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行宫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其非凡的地位和价值,犹如天上仙界的鸾鸟,即便在人间,也是难以匹敌的存在。
最后,“伯驹画里忆曾见,圆峤方壶是也非”,引用伯驹(可能指宋代画家伯驹)的画作,表达了诗人对行宫美景的深刻印象,同时以“圆峤方壶”(传说中的海岛)为喻,强调了行宫之景的独特与非凡,既非人间寻常之所,亦非仙境虚幻之境,而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奇妙融合。
整首诗通过对行宫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工和谐共融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尔从南方来,衣裘带江色。
舍舟入故山,倦游聊憩息。
我住君山南,君住吾山北。
相隔十里云,欲见何由得,今晨动幽兴,独访漆泉侧。
危桥上古寺,径转长松直。
山僧五六人,亭午会法食。
清斋到鄙夫,益我筋生力。
老翁气忽壮,果腹取岩崱。
初瞻意嵂崒,绝顶无难陟。
扪萝才跻攀,寸步成匍匐。
天畔石房古,仰望不可极。
山叟何时还,再欲窥堂阈。
三步一回头,皓鹤烟中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