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有千种虑,夜无一枕眠。
所以思者何,美人邈远天。
秋风入庭树,惨惨号寒蝉。
飘飘云想衣,灼灼花想钿。
玉颜不可见,空记平生言。
秦吴非易越,怅望寒鸿前。
昼有千种虑,夜无一枕眠。
所以思者何,美人邈远天。
秋风入庭树,惨惨号寒蝉。
飘飘云想衣,灼灼花想钿。
玉颜不可见,空记平生言。
秦吴非易越,怅望寒鸿前。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述怀五十三首(其四)》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交融。首句“昼有千种虑,夜无一枕眠”展现了主人公日间忧虑重重,夜晚难以安眠的苦闷状态,反映出其深沉的思绪和内心的纷扰。接着,“所以思者何,美人邈远天”揭示了忧虑的源头,是对远方美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如同天边一般遥不可及。
“秋风入庭树,惨惨号寒蝉”通过秋风摇动庭树,寒蝉凄切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美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飘飘云想衣,灼灼花想钿”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对美人的想象寄托于轻盈的云彩和鲜艳的花朵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距离的无奈。
最后两句“玉颜不可见,空记平生言”直接表达了对美人容颜的怀念,只能回忆起往昔的誓言,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失落。结尾“秦吴非易越,怅望寒鸿前”以秦地与吴地相隔遥远,暗示了现实阻隔和难以逾越的距离,以及诗人望着寒雁远去的怅然若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平旦出云门,亭午至灵峰。
山盘涧萦纡,谷深岩错重。
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
度石苔藓滑,披萝烟霭浓。
颇喜禾黍成,可以慰老农。
野草各有花,照水似衒容。
徐行恐触热,聊憩崖下松。
时闻幽鸟鸣,亦足开心胸。
慨怀陶隐居,丹灶今无踪。
干将与莫邪,俱巳化为龙。
空馀远山色,菡萏青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