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烟一带紫光斜,何处新妆踏落花。
前面金莲双綵烛,行人知是五侯家。
灯烟一带紫光斜,何处新妆踏落花。
前面金莲双綵烛,行人知是五侯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奢华与浪漫。首句“灯烟一带紫光斜”,以“紫光斜”描绘出灯火映照下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接着,“何处新妆踏落花”一句,将画面聚焦于一群女子在花瓣飘落的夜晚轻盈漫步,她们的装扮与动作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美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们的出现而静默。
“前面金莲双綵烛,行人知是五侯家。”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豪华与尊贵。金莲双綵烛不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象征着主人身份的显赫。这里的“五侯家”借用了汉代五侯府邸的典故,暗示了这是一场高雅且富有贵族气息的聚会。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充满诗意又不失现实感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繁华与情感。
暮雨掩柴门,秋声满庭树。
瑟瑟纸屏间,一灯静如鹭。
仿佛少年时,读书未驰骛。
即此感生平,流转亡吾故。
乙未在武昌,始与吴生遇。
丙申在密云,闭户互朝暮。
丁酉在京师,张赵日相晤。
新机始萌芽,祷祀润雨露。
戊戌在天津,噩梦正惊寤。
素筝载浊酒,慷慨登楼赋。
今年在乡闾,过此将焉驻。
人生几中秋,何者为我素。
问天天不闻,听雨雨不住。
事往境常悬,历历今如此。
酹酒与君言,君竟无言矣。
无言亦何伤,一瞑而不视。
所痛君之家,百务从此弛。
母老女尚孩,兄棺寄河涘。
疢疾罹鞠凶,百忧更无姊。
后死不敢辞,心惧难为理。
我言君不闻,风马云车里。
兄弟话离情,相将应陟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