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
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
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
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来往未应足。
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
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
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
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
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
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来往未应足。
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
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
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这里,“松陵”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但更多地是一个意境的设置,带给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感觉。诗人提到秋天已经来临,而柳树沿着河岸成行,田间的农活正当时,酒醅(一种发酵的谷物)也初步熟透,这些都是秋收的景象。
“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诗人接着写到了餐饮,提到的是几种食物:鲈鱼、腌菜和野生蔬菜。这些都可以理解为田园生活中的简单而美好的食材。而“万里水天相续”则是一幅壮阔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无边。
“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这里,诗人描写了自己乘坐平底小船在波涛中航行的情形。通过“寄一叶”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暮涛吞沃”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诗人提到了戴着用青草编织成的斗笠,在西塞山前自己弹奏新的乐曲。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种种束缚的无奈感慨。
“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这里,“陶”可能指的是陶渊明,一个象征性的隐逸者。诗人通过提及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生活的追求。而“何待更须丝竹”则是在问,为何还要等待更多的文学艺术创作?
“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这两句诗中提到了“鸱夷”,这是一个历史上的乐器,用以象征古代的音乐。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敬仰和自己的创作速度。
最后,“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这里,“千点云峰”描绘了一片云雾缭绕的山峦,而“半篙澄绿”则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