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充饥人笑汝,一庵归扫南阳坞。
击竹作声方省悟,徐回顾,本来面目无藏处。
却望沩山敷坐具,老师头角浑呈露,珍重此恩踰父母。
须荐取,堂堂密密声前句。
画饼充饥人笑汝,一庵归扫南阳坞。
击竹作声方省悟,徐回顾,本来面目无藏处。
却望沩山敷坐具,老师头角浑呈露,珍重此恩踰父母。
须荐取,堂堂密密声前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中的第四首,题为“香严”。诗中通过描绘一个寓言式的场景,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对师恩的深深感激。
首句“画饼充饥人笑汝”,以画饼比喻徒有虚名而不能真正满足人的需求,暗示追求空洞的理论或形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引人发笑。接着,“一庵归扫南阳坞”描述了回归简朴生活的禅修生活,清扫庵宇,暗示对世俗的放下和内心的清净。
“击竹作声方省悟”借击竹发出的声音,寓意顿悟的瞬间,让人从日常的执着中醒悟过来。随后,“徐回顾,本来面目无藏处”进一步强调禅修的目的是找回真实的自我,即佛性无所隐藏。
“却望沩山敷坐具”中的沩山,可能指的是沩山灵祐禅师,诗人借此表达对禅师的敬仰和怀念。“老师头角浑呈露”则赞美师德高洁,如同峥嵘的山峰般显露无疑。
最后两句“珍重此恩踰父母”表达了对师恩的无比珍视,认为师恩甚至超过了父母之恩。结尾“须荐取,堂堂密密声前句”则是鼓励人们要将这种领悟和感恩之情传达出来,通过声音或行动来实践和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深入理解和对师恩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