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这首《江城梅花引》是宋代词人赵与洽的作品,通过对冬夜中梅花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孤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首句“单衾寒引画龙声”,以寒冷的夜晚和画龙的琴声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雨初晴。月微明。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描绘了雨后初晴,月光微弱,梅花在竹林溪边悄然绽放的画面,显得孤独而幽静。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淡雅和含蓄,似乎在与词人默默交流,传递着春意虽浅但情意深长的信息。接下来,“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通过触觉和心境的变化,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运用比喻,形容梅花如美人装扮,清丽动人,但词人却无心整理思绪,流露出深深的忧愁。最后,“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表达了词人对梅花命运的担忧,担心其因愁苦而凋零。结尾处,“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以南楼的笛声和梅花的形态变化,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消瘦和憔悴。
整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怜爱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秋水寒鱼白锦鳞,姜花枨实献芳辛。
东坡玉糁真穷相,得似先生此味珍。
山庄又报李花秾,火急来看细雨中。
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