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全文
宋 / 赵与洽   形式: 词  词牌: 江城梅花引

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0)
翻译
单薄的被子带来画龙般的笛声。雨刚停歇,月光微弱而明亮。
竹林外的小溪边,我低身看见一枝横斜的花朵。
稀疏的月光和三四朵花,春天尚浅,它们似乎已含情脉脉。
夜晚,衣袖上残留着淡淡的香气,遗憾与醉意交织,一半消散,一半清醒。
精心打扮后的倒影,却无心整理,如雪般清冷,如冰般纯净。
只怕这脆弱的美,经不起愁苦,容易凋零。
等到南楼的笛声三遍吹完,请你看,比起以前,我更加消瘦了。
注释
单衾:单薄的被子。
寒:寒冷。
引:引来。
画龙声:笛声如画龙一般。
雨初晴:雨后初晴。
竹外:竹林外。
溪边:小溪边。
低见:低垂可见。
疏花:三四朵花。
尚春浅:春天还很浅。
恨半销:遗憾一半消散。
酒半醒:醉意一半清醒。
靓妆:精心打扮。
未忺整:无心整理。
雪艳冰清:如雪般清冷,如冰般纯净。
愁绝:极度愁苦。
飘零:凋零。
南楼三弄彻:南楼的笛声吹完三遍。
更瘦生:更加消瘦。
鉴赏

这首《江城梅花引》是宋代词人赵与洽的作品,通过对冬夜中梅花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孤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首句“单衾寒引画龙声”,以寒冷的夜晚和画龙的琴声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雨初晴。月微明。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描绘了雨后初晴,月光微弱,梅花在竹林溪边悄然绽放的画面,显得孤独而幽静。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淡雅和含蓄,似乎在与词人默默交流,传递着春意虽浅但情意深长的信息。接下来,“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通过触觉和心境的变化,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运用比喻,形容梅花如美人装扮,清丽动人,但词人却无心整理思绪,流露出深深的忧愁。最后,“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表达了词人对梅花命运的担忧,担心其因愁苦而凋零。结尾处,“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以南楼的笛声和梅花的形态变化,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消瘦和憔悴。

整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怜爱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赵与洽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五

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

溪面祗销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

(0)

秋雨叹十解·其二

霖霖滴滴未休休,不解教侬不白头。

却把穷愁比秋雨,犹应秋雨少于愁。

(0)

白鱼羹戏题

秋水寒鱼白锦鳞,姜花枨实献芳辛。

东坡玉糁真穷相,得似先生此味珍。

(0)

山庄李花

山庄又报李花秾,火急来看细雨中。

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

(0)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其二

急下柴车踏晚晴,青鞋步步有沙声。

忽逢野沼无人处,两鸭浮沉最眼明。

(0)

次沈节推送春韵二首·其一

佳人憔悴怯春衣,日暮楼高酒力微。

流水落花无限恨,一声杜宇又催归。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