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杂书六首·其四》
《冬日杂书六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岁暮周南远,惊心鬓欲丝。

风霜为客老,淮海寄书迟。

峡冷重云夜,天昏断雁悲。

山炉通夕火,赖尔独吾私。

(0)
注释
岁暮:年终。
周南:古地名,泛指南方。
惊心:心惊。
鬓欲丝:两鬓斑白。
风霜:寒冷的天气。
客:比喻在外漂泊的人。
淮海:淮河与大海,泛指广阔地区。
书迟:书信来往缓慢。
峡冷:峡谷寒冷。
重云:层层乌云。
断雁:失群的孤雁。
悲:悲伤。
山炉:山中炉火。
通夕火:整夜燃烧。
赖尔:依赖它。
独吾私:我独自享受的温暖。
翻译
年终之际我身处遥远的周南,心中惊觉两鬓已斑白如丝。
寒风霜雪使我如同远行的客人般衰老,淮海之间的书信传递变得缓慢无比。
峡谷之夜寒气逼人,乌云重重,天色昏暗,孤雁哀鸣让人悲凉。
山中的小炉彻夜燃烧,唯有它陪伴我度过这寂寥时光,成为我唯一的慰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孤寂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哀愁与孤独感。"岁暮周南远,惊心鬓欲丝"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年关将至,北方的寒风凛冽,人们的头发都快要被冻成白色,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冬日的严寒。

"风霜为客老,淮海寄书迟"这两句,诗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自己的心境相联系,将风霜比作常来无恒的客人,而自己则因岁月的流逝而显得苍老。同时,通过寄书给远方亲友的行为,表达了思念之情和期待回音的迫切。

"峡冷重云夜,天昏断雁悲"进一步深化了冬日的寂寥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峡谷中的寒冷加上密布的云层,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漫长,而远处传来的雁鸣声,更增添了一份萧索。

最后两句"山炉通夕火,赖尔独吾私"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中寻求的一丝慰藉。山间的炉火成为他抵御寒冷、抚慰孤寂的心灵寄托,尽管外界无人知晓,但这份小小的温暖,是他独有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在严冬时节的孤寂与哀愁,以及对生活温暖的渴望。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又省闱锁宿十月三日夜月独酌

两月重来月又圆,寺钟惊梦五更残。
此情谁遣啼雅觉,飞过东墙代诉寒。

(0)

与子先足及伯畅甥别投宿明月山客邸怅然有赋

钟情慨左右手,舍我作汗漫游。
渭阳政须数面,南浦约送行舟。

(0)

自永康还连日又告旱恳祈勤恪初四五日再得甘

井花湔手宝香焚,一念何曾隔紫清。
半夜瓦沟飞急响,化工元不吝生成。

(0)

正月二十五日过真溪见桃花

桃花簇簇有人家,寂历炊烟晚照斜。
满眼芳春无处著,一机新锦濯烟霞。

(0)

泛霅溪

白苹波动柳塘风,散漫芙蕖称意红。
午梦惊回船转柁,买鱼前港一樽同。

(0)

留题马溪寺二首即用前韵

玉笋竞秋爽,翠屏张晓晴。
天开金地胜,鼎峙紫霄撑。
见说禅心静,能调异物狞。
十方芗水海,何处不澄清。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