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雀台》
《铜雀台》全文
明 / 何荆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雄剑埋光宝匣销,邺城风日色无聊。

接来乱命惟空教,锁住高台不是桥。

草履织成和泪鬻,馀香分得带愁烧。

西陵松柏无多地,谁道游魂有梦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的荒凉与凄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首句“雄剑埋光宝匣销”以“雄剑”和“宝匣”的消失象征着昔日辉煌的消逝,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邺城风日色无聊”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萧瑟之感的场景,暗示了铜雀台所在之地的荒凉与寂寞。

“接来乱命惟空教,锁住高台不是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铜雀台被遗忘、被忽视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其曾经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的意义。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对铜雀台命运的感慨,也引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草履织成和泪鬻,馀香分得带愁烧”则通过具体的物品——草履和余香,以及它们被“鬻”(卖)和“烧”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铜雀台的衰败景象。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西陵松柏无多地,谁道游魂有梦遥”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象征物——松柏,表达了对铜雀台及其背后故事的无限哀思。同时,通过“游魂有梦遥”这一想象,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历史遗迹的现状,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时间、记忆与存在的哲学命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何荆玉
朝代:明

何荆玉,字体孚,一字扶阳。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举人。有《学吟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点绛唇·其一

锁梦帘栊,冥冥一片湘江雨。断肠人去。

且为今宵住。雏燕雕梁,似说分携语。凝情处。

旧时廊户。一角斜阳路。

(0)

多丽.乙酉荷花生日,同人小集三雅亭,重拾坠欢,不无怅惘。适竟夫自湘中返,而予与诗孙又将归里

梦如烟。蘅皋客感依然。

记销魂、扇飔阑角,笑香低障婵娟。

剩飘零、青衫红粉,空误了、短鬓华颠。

胆怯昏黄,衣怜惨绿,被秋扶梦到鸥边。

画一带、相思恨影,波底夕阳天。

凉飙起,蓼花深港,泊个渔船。

熏酒思、琉璃初泛,晚屏飞浴明蟾。

悄鸳鸯、一双儿睡,病杨柳、三两枝眠。

妆妆虹波,舞闲江佩,水仙争掷洗儿钱。

暗几度,就凉槐影,风叶不惊喧。

来宵剩,稀星数点,分黯湘川。

(0)

月下笛

吟管搴芳,仙裳蘸渌,俊游还再。

几曾孤负,鸥鹭湖边相待。

遍人间、笙歌正酣,冷香杜芷闲自采。

谢题襟旧侣,玉珰缄札,赋情犹在。

桑田变否,试问讯麻姑,朱颜暗改。

渭流脂腻,愁渡西戎红海。

劝灵源、春痕秘留,碧桃且莫漂片蕊。

渺心期,又见三山,半落青昊外。

(0)

点绛唇

屈指无端,岁华暗换宜春帖。

鸭炉烟结,梦暖春寒烈。风竹凄清,敲向黄昏澈。

半庭残雪,更半庭残月。

(0)

念奴娇.万生园安南象化去伤而谏之时余将游南溟

家山何在,看紫云红树,炎方天隔。

络绎明驼同饮恨,俯仰胡沙边色。

榕岛春荒,椰洲水暖,远梦迷南国。

千花百草,雕栏愁卧岑寂。

花里鹦鹉凄凉,天涯相伴,踯躅犹相识。

能说飘零身世事,同向空王台侧。

上苑笙歌,长杨车骑,一晌人间别。

南溟帆影,载回天上消息。

(0)

沙河驿遥同赵干山侍郎寄赠韵

老去情怀远别难,殊方为客岁华阑。

至今歌筑悲燕市,却喜衣冠睹汉官。

王事敢言原隰苦,病躯偏觉雪霜寒。

可怜此夜沙河月,清景应同万里看。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