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海投荒日,燕台望远时。
三年一消息,万里转相思。
归雁先知暖,惊乌尚绕枝。
湘江催发棹,预报北来期。
岭海投荒日,燕台望远时。
三年一消息,万里转相思。
归雁先知暖,惊乌尚绕枝。
湘江催发棹,预报北来期。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喜望之量移兼寄》表达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岭海)对故乡(燕台)的深深思念之情。首联“岭海投荒日,燕台望远时”描绘了诗人被贬谪到荒凉之地,却仍然在远方的燕台寄托着对家乡的遥望,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故土的深情。
颔联“三年一消息,万里转相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亲人朋友的联系稀疏,三年才得到一次来自远方的消息,这种距离不仅拉长了空间,更增添了相思之情。
颈联“归雁先知暖,惊乌尚绕枝”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归雁南飞带来春天的信息,暗示着诗人期待的归期,而惊乌绕枝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盼。
尾联“湘江催发棹,预报北来期”以湘江的流水声催促船夫启程,暗指诗人盼望的北归之舟即将来临,表达了他对团聚的热切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坚韧与期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早作听晨鼓。征车动、画桥乘月先度。
邻鸡唱晓,人家未起,尚扃柴户。
沙边塞雁声遥,料不见、当时伴侣。
似怎地、满眼愁悲,秋如宋玉难赋。
休论爱合暌离,微官系缚,期会良苦。
封侯万里,金堆北斗,不如归去。
欢娱渐入佳趣,算画在、屏帏邃处。
仗小词、说与相思,伊还会否。
漠漠云轻,涓涓露重,西风特地飕飕。
觉良宵初永,袢暑微收。
乘鹤缑山,浮槎银汉,尚想风流。
笑人间儿戏,瓜果堆盘,缯彩为楼。
广庭净扫,露坐披衣,细看新月如钩。
谁道是、嫦娥不嫁,独守清秋。
雅有骚人伴侣,长交清影夷犹。
举杯相属,却应羞杀,呆女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