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山》
《花山》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石龟不念岁月古,旧记已灭名尚留。

道傍苍木老霜雪,涧畔野草随春秋。

讹传细读华阳传,灵迹独闻姚比丘。

可凭定力验今昔,人间万事徒悠悠。

(0)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清远的《花山》诗,以花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时间流逝、自然变迁以及人类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句“石龟不念岁月古,旧记已灭名尚留”,以石龟作为时间的象征,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石龟虽历经千年,但其上的记载已被岁月侵蚀,仅留下名字在世间流传,表达了对过往记忆的怀念与珍惜。

接着,“道傍苍木老霜雪,涧畔野草随春秋”两句,通过描写路边的老树经受霜雪的洗礼和山涧边随季节更迭的野草,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时间的无情流逝。老树见证了四季的更替,而野草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生长枯萎,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时间的永恒。

“讹传细读华阳传,灵迹独闻姚比丘”两句,引入了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华阳传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地理或历史文献,而姚比丘则是佛教中的僧侣,这里的引用可能是为了强调自然与宗教、历史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们对过去知识的传承与解读。

最后,“可凭定力验今昔,人间万事徒悠悠”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与过去的思考。通过定力(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来验证古今的变化,指出人间世事虽然繁多,但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渺小而短暂。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世事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邃洞察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94岁自寿联

年方弱冠便登科,有何难哉,亦是逢场作戏;

寿寓百龄重宴尔,自云幸矣,便教舞彩为欢。

(0)

新田八景·其一神陂落雁

太子神陂护綵氛,平芜疏树夕阳曛。

乍惊天外初来雁,忽见沙边已落群。

秋影横斜浮浅水,寒声嘹唳彻青云。

世间飞翼知多少,孰似当年系帛勋。

(0)

谖草生竹间

谖草生竹间,翠色相绸缪。

美人欣有托,君子故忘忧。

昔闻有鸣凤,饮水来丹丘。

不食众木实,乐只淇园秋。

(0)

游龙山御制

嵯峨云影几千重,高出尘寰迥不同。

金色界中兜率境,碧莲花里梵王宫。

鹤惊秋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试拂花笺为觅句,诗成自适任非工。

(0)

梅月图

清溪倒影入空寒,月色梅花共一般。

夜半落英看不见,暗风吹堕玉阑干。

(0)

蹴鞠

腰支袅袅力微微,滚滚红尘拂羽衣。

掩月鬓边星独坠,石榴裙底凤双飞。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