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秋一片,孤客正含情。
残暑空堂歇,清砧夕响生。
乌啼买臣墓,草白伍员城。
摇落已如此,愁眠况雨声。
南湖秋一片,孤客正含情。
残暑空堂歇,清砧夕响生。
乌啼买臣墓,草白伍员城。
摇落已如此,愁眠况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南湖夜晚的雨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凄凉与孤独。首句“南湖秋一片”,简洁地勾勒出秋日湖面的景象,一个“片”字,既表现了湖面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孤客正含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状态,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残暑空堂歇,清砧夕响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凉爽,空堂中暑气消散,清脆的砧声在傍晚时分响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微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心理的影响。
“乌啼买臣墓,草白伍员城。”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分别提到西汉名臣朱买臣的墓地和春秋时期吴国名臣伍子胥的故城,通过历史人物的关联,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乌鸦的啼叫与墓地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而草色的“白”则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最后两句“摇落已如此,愁眠况雨声。”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变迁时的感慨和忧虑。秋风落叶的景象已经让人感到忧伤,更何况是在雨声中辗转难眠,这种情境下的愁绪更加深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