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春风杨柳路,年年带雨披云。
柔条万缕不胜情。还将无意眼,识遍有心人。
饿损宫腰终不似,效颦总是难成。
只愁秋色入高林。残蝉和落叶,此际不堪论。
十里春风杨柳路,年年带雨披云。
柔条万缕不胜情。还将无意眼,识遍有心人。
饿损宫腰终不似,效颦总是难成。
只愁秋色入高林。残蝉和落叶,此际不堪论。
这首宋词《临江仙·杨柳》描绘了一幅春日杨柳的画面,十里春风中,杨柳依依,路边绿柳如丝,带着湿润的雨滴和淡淡的云雾,显得格外娇媚。"柔条万缕不胜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杨柳柔美情态的深深喜爱,同时也寓言了女子的柔情似水。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借杨柳之眼"还将无意眼,识遍有心人",暗示杨柳虽无意识,却能感知人间的情感,触动有心人的思绪。这里暗含着对人世情感的微妙洞察。
词的下片,诗人将杨柳与宫中美人相比,指出即使宫女再瘦,也比不上杨柳的自然之美。"效颦总是难成",意指模仿杨柳的婉约姿态总是难以企及,强调了自然的韵味无法复制。
最后,诗人以景结情,担忧秋色降临,高树林中的残蝉和落叶会带来凄凉,使得此刻的美景更显不堪。整首词通过杨柳这一意象,寄寓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自然美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