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寒后写怀》
《大寒后写怀》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靡靡西颓光,何时燠寒灰。

槁木无生意,宁知春事回。

龙蛇蛰已深,松柏日见摧。

冰霜满天地,欲往谁为偕。

飘飘南雁逝,声响一何哀。

我欲致此鸟,因之托中怀。

惜哉无羽翼,凝睇以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寒时节的凄冷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物象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靡靡西颓光,何时燠寒灰。”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似乎遥不可及。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相联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着,“槁木无生意,宁知春事回。”通过枯萎的树木无法感知春天的到来,隐喻了人在困境中可能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内心状态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在逆境中寻求希望的艰难。

“龙蛇蛰已深,松柏日见摧。”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严酷,龙蛇蛰伏于地,松柏也显得衰败。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助感。

“冰霜满天地,欲往谁为偕。”冰霜覆盖大地,诗人想要前往何处,却无人相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有人理解、陪伴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飘飘南雁逝,声响一何哀。”南飞的大雁在空中翱翔,其叫声充满了哀伤。雁群南迁是自然界的规律,但在诗人眼中,它们的哀鸣似乎承载了更多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借以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方式。

最后,“我欲致此鸟,因之托中怀。”诗人表达了想要捕捉这些南雁的愿望,希望通过它们传达自己的心声。然而,“惜哉无羽翼,凝睇以徘徊。”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只能凝视着南雁,心中充满无奈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大寒时节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在逆境中对希望的追寻、对孤独的反思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新正御园即景·其四

九州去岁多逢熟,三白今春又兆佳。

外靖内安诚庆慰,戒盈刻刻警於怀。

(0)

新正重华宫恭侍皇太后宴

太昊昌昌启节东,承欢绮宴合青宫。

七旬开帙庆方始,四海为家养备隆。

馥馥芳蕤喷温卉,硙硙新祉绘春工。

侑盘时果来西域,宋史唐书可或同。

(0)

冬至斋居即事

一二日万几,此心宁敢放。

致斋斯益敬,敕命恊弛张。

靖远已戢戈,耕牧徐筹量。

九州率逢年,天恩实浩荡。

高宝则被潦,拯恤勤辅相。

教养匪二事,养要信非诳。

于养尚补苴,言教乃邻妄。

何时此生民,胥跻三代上。

(0)

题湛虚书屋

桑苧村中茅草屋,閒来就读亦观耕。

半窗受日虚而朗,一水护门湛且清。

范缓倪迂法如是,王丞杜老句多情。

圃场穫罢心方慰,又对同云望六霙。

(0)

塞山雪景·其六

千峰隐现晓烟浓,活画宜人面面逢。

实景真情欣始遇,祇疑摩诘出形容。

(0)

怀张二校书

萧斋十日倚春风,好好丰姿不负公。

几曲画屏深掩处,夜阑犹照烛花红。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